丁磊:我为什么能成为“首富”
游 云美国《财富》杂志推出的2003年全球40岁以下40位富豪排行榜,中国内地有6位榜上有名,网易创始人丁磊位居14。在今年的《福布斯》”中国百寓榜”中,%的股份(当前市值约合人觉得那两年工作非常地辛苦,同时也感到一种难尽其才的苦恼。1995年,他从电信局辞职,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但他去意已定,一心想出去闯一闯。
他这样描述自己的行为,"这是我第一次开除自己。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机遇,但机遇是有代价的。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
他选择了广州。后来,有朋友问他为什么去广州,不去北京和上海?他讲了一个笑话,广州人和上海人,其实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比较,如果广州人和上海人的口袋里各有一百块钱,然后去做生意,那上海人会用50块钱作家用,另外50块钱去开公司;而广东人会再向同学借100块钱去开公司。
初到广州,走在陌生的城市,面对如织的行人和车流,丁磊越发感到财富的重要性。最现实的是一日三餐总得花钱吧,也不可能睡在大街上成为盲流吧?那时,丁磊身上带的钱不多,他得省着花,因为他当初执意要打破"铁饭碗",现在根本不容许自己混到走投无路的时候还要靠父母接济。那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哪怕钱少一点,但总比漂泊着强吧。
不知道去多少公司面试过,不知道费过多少口舌,凭着自己的耐心和实力,丁磊终于在广州安定下来了。1995年5月,他进入了外企Sebyse工作。
最初的日子是艰难的,后来,一位熟知丁磊的女性朋友说,他后来精湛的"厨艺"和"古筝"弹奏,从某种程度说,就是那段日子"苦中作乐"的明证,也可以说是这种乐观和勤劳的性格,成就了今天的这位"首富"。
丁磊喜欢吃上海菜,但那时收入不高,不可能每天都能到馆子里去潇洒,而且很多广州做的上海菜都不是原汁原味的,于是他亲自到市场去买菜,亲自下厨。平时工作很忙,他就利用周末时间,给自己做个"醉鸡"或者清蒸鲫鱼,算是犒劳自己。
如果说厨艺是因为节约而操练出来的,那么对于乐器的接触则完全是为了精神上的慰藉。25岁的丁磊独在异乡,常常想起远在宁波的父母,尤其是在自己最苦的时候,思念尤甚。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每次写信给家里的时候,他都说自己过得很好,但他从没告诉过家人自己的工作单位,因为他不知道在一个单位能呆多久。有一天,正在自己小床上发呆的丁磊,突然听到隔壁电视里传来阵阵悦耳的古筝声,那一刻,他仿佛回到了熟悉的宁波,正与父母一起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第二天,他便跑到乐器店,搬回来一台古筝。
在Sebyse广州分公司工作了一年后,丁磊又一次萌发了离开那里和别人一起创立一家与Internet相关的公司的念头。在当时他已经可以熟练地使用Internet,而且成为国内最早的一批上网用户。
离开Sybase也是丁磊的一个重要选择,因为当时他要去的是一家原先并不存在、小得可怜的公司。支撑他的唯一信心就是他相信它将来对国内的Internet会产生影响,他满怀着热情。当时,除了投资方外,公司的技术都是他在做。也许是在1996年他还只有技术背景,缺乏足够的商业经验,最后发现这家公司与他当初的许多想法发生了背离,他只能再次选择离开。
1997年5月,丁磊决定创办网易公司。此后,在中国
丁磊:我为什么能成为“首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