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地塞米松在皮肤的11种常见用法
以下内容为地塞米松在皮肤科的11种常见用法!仅供各位医生交流讨论!
1、 带状疱疹
用法:根据《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草稿)2013版》推荐,一般应用强的松30mg/ 日,、嗜酸性细胞,抑制巨噬细 胞对抗原的摄联和处理,促使蛋白质异化,抑制蛋白质合成,影响抗体合成,达到抗过敏作 用,从而能缓解许多过敏性疾病的症状,抑制因过敏反应而产生的病理变化。
7、座疮
用法:根据《寻常座疮临床路径(2016版)》推荐,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严重的结 节囊肿性座疮、暴发性座疮或聚合性座疮的病情进展期,多采用小剂量(泼尼松小于
15mg/ 天,)短期使用。也可结节和(或)囊肿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原因:座疮是一种由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包 括4个方面:1)皮脂分泌增加;2)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3)毛囊皮脂腺内座疮丙酸 杆菌繁殖增加;4)在炎症介质等的作用下出现炎症反应。
原理:在各种急性炎症的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早期的渗出、水肿、毛 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和吞噬等反应,从而改善炎症早期出现的红、肿、热、痛等临床症 状;在炎症后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从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抑制胶原蛋白、 粘多糖的合成及肉芽组织增生,从而防止炎症后期的粘连和瘢痕形成,减轻炎症的后遗症。
8、 隐翅虫皮炎
用法:根据《隐翅虫简介及隐翅虫皮炎发生与预防》一文推荐,糖皮质激素可小量、 短期用于皮疹广泛或合并有发热等其他症状的隐翅虫皮炎。可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的 治疗原则处理。
原因:隐翅虫虫体内含有一种强酸性(pH1〜2)毒液,当人体拍打将虫体击伤,毒液 污染皮肤,即可引起急性皮炎,疼痛剧烈,重者可出现全身反应。
原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从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抑制胶原蛋白、粘 多糖的合成及肉芽组织增生,从而防止炎症后期的粘连和瘢痕形成,减轻炎症的后遗症。
糖皮质激素能够减少血液循环的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抑制巨噬细 胞对抗原的摄联和处理,促使蛋白质异化,抑制蛋白质合成,影响抗体合成,达到抗过敏作 用,从而能缓解许多过敏性疾病的症状,抑制因过敏反应而产生的病理变化。
9、 皮肌炎
用法:根据《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推荐,糖皮质激素治疗PM和 DM的首选药,一般开始剂量为强的松60~100mg/天,折换成地塞米松9~15mg/天。常在用药 1~2月后症状开始改善,然后开始逐渐减量。
原因: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M)都属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其共同特点是 病因不明的慢性肌肉炎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肌无力症状,DM还有其特征性的皮肤损害。与 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DM与PM的发病是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 引起的。
原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从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抑制胶原蛋白、粘 多糖的合成及肉芽组织增生,从而防止炎症后期的粘连和瘢痕形成,减轻炎症的后遗症。
糖皮质激素能够减少血液循环的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抑制巨噬细 胞对抗原的摄联和处理,促使蛋白质异化,抑制蛋白质合成,影响抗体合成,达到抗过敏作 用,从而能缓解许多过敏性疾病的症状
地塞米松在皮肤的11种常见用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