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临习《兰亭序》心得体会.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临习《兰亭序》心得体会
《兰亭序》临帖心得 书法二班57中郑莉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永和九年宦游山阴时写的。《兰亭序》遒媚劲健;笔精洞达;体态自然。尤其是20个“之”更是千变万化,遂臻于奇妙。 《兰亭临习《兰亭序》心得体会
《兰亭序》临帖心得 书法二班57中郑莉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永和九年宦游山阴时写的。《兰亭序》遒媚劲健;笔精洞达;体态自然。尤其是20个“之”更是千变万化,遂臻于奇妙。 《兰亭序》用笔出神入化,细腻精致,点画妍媚清健,结构隽雅潇洒,灵动多变,章法随机巧布,和谐自然。特别是结构,王羲之通过变体移位、敛展弛张、刚柔互济、疏密开合、虚实变化、似欹反正来发挥《兰亭序》独有的结构变化。其中疏密开合令我感触颇深。 《兰亭序》中字的结体离而不散,密不臃滞是我所感触最深的。清。邓石如:“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刘熙载云:“结字疏密须密此相乘除,故疏处不嫌疏,密处不嫌密。”我觉得疏处应笔断意连,虚怀空旷,遥相呼应。就如刀切藕而丝连。另外我还觉得密处应组合得宜,排迭舒适,达到繁而不紊乱,密而不臃肿的效果,如第2行中的“兰”字,第9行中的“观”字,第10行中的“骋”字,第11行中的“乐”,即是如此写法,其中可以“兰”为代表,因为“兰”字把这个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兰”字中繁多的笔画有条不紊地结合在一起,使字显得挺健、灵秀、风姿飒爽,看上去不显得粗犷。古人云:“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笔画疏密处,如同音乐中的休止符,和三十二分音符,两者虽相反,但如果运用恰当,这两者彼此对比衬托相得益彰,也可以加强节奏之变化,成为乐章中的华彩部分,使乐章得以升华。 以上是我临摹《兰亭序》的一些肤浅体会,仔细观察还有许多奥妙所在,预待我今后在临摹中不断去发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书法水平,使自己在攀登书法艺术的高峰中,更上一层楼。

临习《兰亭序》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nnimy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2-06-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