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财务目标角度分析沃尔玛的成功之道
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2002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198亿美元,位居“全球500强”首位。如今,沃尔玛在全球10个国家拥有4791家连锁店,员工超过130万人。在过去的20年中,沃尔玛以每年20%的增长速度膨胀,业务迅速扩张。本文试图从企业财务目标角度对沃尔玛的成功之道进行分析。
一、 沃尔玛的财务目标
(一) 从企业目标谈起
现代企业是多边契约的关系的总和,是市场合约的一个联结点。因此,企业目标应充分考虑到契约各方的利益,应是所有参与集团共同作用和妥协的结果,而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任一参与者的个别目标。各利益集团作为对企业有要求权的利益主体,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活动,成为企业的参与者,企业的目标就是各类参与者个别目标的综合,也可以说:企业的目标是各类参与者个别目标相互作用(博弈)下的均衡。只有如此,企业的利益才得以平衡,企业才得以维系,并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沃尔玛的财务目标
企业财务目标是由企业目标决定的,因此企业的财务目标也应当是综合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目标的结果。何谓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当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凡是在企业中下了“赌注”(资产的专用性)的人或团体就是利益相关者。他们已经在企业中投入了实物资本、人力资本或金融资本等等,并因此而承担了一些形式的风险。他们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职工。在企业实际经营中,除了上述四类集团之外,还有供应商、客户、政府及公众等,他们能够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因此我们把他们也认为是利益相关者。
笔者认为:企业的财务目标是利益相关者权衡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各方共同参与构成公司的利益制约机制,如果试图通过损害一方面利益而为另一方获利,结果都将导致矛盾冲突,如:职工罢工、债权人拒绝提供信贷、股东抛售所持股份等,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发展。因此应公平地对待各方,权衡各方的利益,达到利益相关者权衡最大化。这一观点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已有29个州的立法支持,美国修改后的公司法,突出了公司经理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全部利益相关者实行负责。
如果说利益相关者权衡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过于笼统和抽象,那么,对于沃尔玛这样的大型跨国零售商业企业,这样的财务目标则具体而形象。沃尔玛之所以能够从一家乡村百货店逐步发展扩大、以至今天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利益相关者权衡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得到了完全的贯彻和执行。那么,它是如何确保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这又对沃尔玛财务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什么作用?下面笔者将讨论这些问题。
二、 沃尔玛财务目标的实现
(一) 沃尔玛的利益相关者
作为一个零售商业企业,沃尔玛从进货、配送到销售,从日常经营到社会公益活动,和许多不同的利益集团发生联系。这些利益集团主要包括顾客、管理者、职工、股东、债权人、供应商、政府、社会公众等。
(二) 沃尔玛对相关利益各方的权衡
1. 顾客
之所以把顾客放在首位,一方面,顾客是企业财富的源泉,拥有良好的顾客资源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前提,特别是对于沃尔玛这样直接面对顾客的零售商业企业;另一方面,沃尔玛也始终把“满足顾客的需求”作为其首要原则。
从企业财务目标角度分析沃尔玛的成功之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