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学生姓名林永春叶启群顾鹏飞罗贵仁王刚所在院系杏林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学号 09140130 ( 35 34 33 32 31) 指导教师南通大学法政与管理学院年月日 1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要求与说明一、活动目的与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热情和能力, 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增强社会责任感, 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课堂教学中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实践考察和调研中培养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增强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自觉性,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活动任务与要求 1 、参加对象:大一、大二学生。 2 、活动时间:根据各课程授课计划,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 3 、活动内容:活动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突出课程教学重点,体现课程教学的目的、要求,注意结合同学自身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 4 、活动形式: 可参加各课程所在教研室集体组织或指导教师自行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经指导教师同意后, 也可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 自行组织社会调查, 或参与由校团委、学工处组织开展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纪律。 5、报告要求: 实践活动结束后, 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完成一份不少于 30 00 字的实践报告, 报告内容观点正确,逻辑严密,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某些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剖析,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现实意义。报告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交给指导教师, 严禁抄袭或剽窃, 否则实践活动成绩为零。三、指导教师职责与工作 1 、各课程所在教研室负责确定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原则上由任课教师担任,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聘请团委、学工处的教师或校外辅导员担任指导教师。 2 、指导教师负责对实践活动的选题、活动过程和报告撰写给予必要的组织和指导,并对学生实践报告进行认真批改,评定成绩,并计入课程学习总分。 2 一、社会实践选题与方案设计选题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选题目的与意义目的:调查什么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起因(具体表现)等等意义:为了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方案设计研究思路因为我们五个人都是农村来的,对于一些农村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我们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每个人都去收集自己的资料,最后整理研究方法我们组采用的是打电话咨询和上网查询的的方法时间安排五月九号到五月三十号 3 参考文献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三农”问题表面看来是“农”的问题,而其实质是“民”的问题,是“三民”问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低, 新的就业门路少, 收入少; 卖难、买难, 消费水平低; 缴税重、缴费多, 负担沉; 出入行路难, 就医看病难, 子女上学难, 文化素质低,是农民的生活问题,是“民生”问题。城市的招工常有“城市常住户口”条件,农民就业备受歧视,因为身份的限制缺乏劳动就业选择权; 居住受户籍制度的制约, 长期以来动辄被收容遣送, 没有迁徙权; 农民基本上没有社会保障, 一旦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没有“避风港”, 甚至失去“生存权”;计划经济下对自己的产品没有讨价还价权即自由处置权;改革开放至今农民对承包土地只有经
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