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防老马而随之,逐得道。”
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任用富有才干的管仲为相国,大力进行改革,国力富强,从而使齐国成为当时第一个霸主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防老马而随之,逐得道。”
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任用富有才干的管仲为相国,大力进行改革,国力富强,从而使齐国成为当时第一个霸主。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山戎国(在今河北省东部)入侵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援。齐桓公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救助,足智多谋的管仲和另一位大夫隰朋,也随同前往。齐桓公的军队赶到燕国的时候,山戎国的军队已经掠夺了许多财物,逃到它东面的孤竹国去了。
齐桓公对管仲说:“山戎,听说我亲率大军前来,已经吓跑了。我们就此收兵回国吧。”
管仲,沉思了一会:“我军一走,山戎迟早还会再来侵袭。不如跟踪追击,趁机攻打孤竹,以保证北方安全。”
齐桓公觉得管仲说得有理,便下令大军向东紧追。齐军追到孤竹国,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原来,孤竹国的大王和山戎国的大王听说齐军追来,都吓得逃跑了。孤竹国的都城也已成为一座空城。
齐桓公不甘心白追一趟,命令大军继续前进,以便逮住孤竹和山戎的大王,消除后患。就这样,齐军继续追击。
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平定了边境的祸患,可以返回齐国了。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都变了样。他们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中走呀走呀,最后迷失了方向
.
虽然派出批又一批探路的人,但有的失踪,再也没有回来;有的回来后也说不清楚应该走哪条路才对。
时间久了,军队的给养等都发生了困难。在这紧急关头,聪明的管仲冷静的思索起来。他想,狗离家很远
老马识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