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9创伤和战伤 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创伤和战伤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创伤外科
概论
定义
1创伤:广义指机械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素造成的机体损伤。狭义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
2战伤:指在战斗中由武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损伤以及因战斗或战争环境而造成的机体损伤。
创伤分类
1按致伤因素分类:烧伤,冻伤,挤压伤,火器伤,核放射伤,毒剂伤等。
2按受伤部位分类:颅脑伤,面颈部伤,胸背伤,骨盆伤,四肢脊柱伤等。
3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
闭合伤,如挫伤,挤压伤,扭伤,脱位,闭合骨折等。
开放伤,如擦伤,撕裂伤,切割伤,刺伤等
根据伤道类型开放伤分为:贯通伤,盲管伤,切线伤,反跳伤。
4按伤情轻重分类:轻,中,重。
战伤的分类
与创伤分类基本一致,分别称为伤类,伤部,伤型,伤势。还增加了伤式分类,分为大出血,窒息,休克,昏迷,骨折,气胸,截肢,抽搐及其他。
由于战时环境和工作性质特殊,还采用收容分类,救治分类,后送分类。
战伤伤员的分类现一般采用伤标和分类牌作为标志,挂在胸前醒目的位置。
重伤用红色条,骨折用白色条,放射伤用兰色条,传染病用黑色条,化学毒剂用黄色条等。
病理
在致伤因素的作用下,机体迅速产生各种局部和全身性防御性反应,目的是维持机体自身内环境的稳定。
伤后局部和全身反应是机体稳定自身内环境的需要,但过度的反应往往可对机体造成损伤,需要治疗干预加以调整。
局部反应
主要表现为局部炎症反应。
局部反应的轻重与致伤因素的种类,作用时间,组织损伤程度和性质,以及污染轻重和是否有异物存留等有关。
创伤性炎症反应是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有利于清除坏死组织,杀灭细菌及组织修复。
全身反应
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活动增强并由此引发各种功能和代谢改变,是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
1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起着调节各组织器官功能与物质代谢间相互关系的主导作用。
2代谢变化:伤后机体总体上处于一种分解代谢的状态,表现为基础代谢率增高,能量消耗增加。
3免疫系统变化: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三个方面。
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组织修复在创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伤口或创面不愈合将影响功能和引起感染。
组织修复的基本方式:伤后增生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再生增殖,充填连接或替代损伤后的缺损组织。
完全修复:是理想的修复方式,指组织缺损完全由原来性质的细胞来修复,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创伤后多见的修复方式为不完全修复。
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
1局部炎症反应阶段:伤后立即发生,常可持续3至5天。主要是血管和细胞反应,免疫应答,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的溶解,目的在于清除损伤或坏死的组织,为组织再生和修复奠定基础。
2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阶段:浅表的损伤一般通过上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可覆盖创面而修复;大多数软组织损伤需通过肉芽组织生成的形式修复。
3组织塑形阶段:主要包括胶原纤维交联增加,强度增加;多余的降解,过度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消退和伤口的粘蛋白及水分减少等。
骨折愈合过程主要经历局部血管反应及血肿形成,骨折断端骨组织的坏死和吸收,细胞增殖和骨痂形成及改建重塑几个阶段。
骨折愈合是机体最完善的组织愈合之一,正确的骨折处理措施可促使其愈合。
神经组织修复非常复杂,脑和脊髓的神经细胞破坏后不能再生。

9创伤和战伤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马皮皮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2-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