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市实验小学赵爽-
第1章 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数字技术基础
微电子技术简介
信息与信息技术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
(3)信息化与信息社会
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信息是数据的符号化表示
信息有哪些性质?
普遍性:凡有事物的地方,就必然存在信息,信息广泛存在
动态性: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信息也必然随时间而改变
时效性:由于信息的动态性,信息的使用价值会随着时间而衰减
多样性:语言、文字、声音、图片等都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也称为信息的载体或媒体)
可传递性:信息可通过媒介在人-人,人-物,物-物之间传递,信息传递才能发挥信息的作用
可共享性:信息与物质,能量显著不同的是,同一信息在同一时间可被多个主体共有,信息能无限地进行复制和传递,不因使用而有损耗
快速增长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在快速增长!(信息爆炸)
什么是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指的是与下列内容相关的行为和活动:
信息的收集(如信息的感知、测量、获取、输入等)
信息的传递(如邮寄、电报、电话、广播等 )
信息的加工(如信息的分类、计算、分析、转换等)
信息的存储(如书写、摄影、录音、录像等)
信息的施用(如控制、显示、指挥、管理等)
人工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
人工信息处理的不足:
算不快
记不住
传不远
看(听)不清
事物客体
信息获取
(感觉器官)
信息加工与
存储(大脑)
信息传递
(神经系统)
信息施用
(效应器官)
信息传递
(神经系统)
信息技术(IT)
手/脚/身
眼/耳/鼻/舌/身
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或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或ICT )指的是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的一门技术。内容包括:
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获取) 技术
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
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与存储技术
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
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
外部世界事物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语言的形成和使用
◎文字的创造
◎造纸技术的出现
◎印刷技术的发明
◎电报和电话通信
◎广播、电视
◎雷达、卫星
◎计算机
◎因特网
···
第1次信息技术革命(35000~50000年之前)
第3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5次信息技术革命
(20世纪40~60年代)
第4次信息技术革命
(19世纪30~20世纪40年代)
(1000年之前)
第2次信息技术革命(大约3500年之前)
例:日常所说的“IT”行业一词中,“IT”的确切含义是:
例:与信息技术中的感测、通信等技术相比,计算与存储技术主要用于扩展人的 ——的功能。
例:信息技术是指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其中——可以帮助扩展人的效应器官的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有什么特征?
三大特征:
采用电子技术(包括激光技术)
以数字技术(计算机)为基础
以软件为核心
内容:
计算机、集成电路、通信、广播、遥感遥测、自动控制、机器人等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与核心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基础: 微(光)电子、数字技术、软件技术
信息获取
信息处理
信息传输、交换
信息存储
信息的随动执行和应用
集成电路
计算机
通信/广播
互联网
自动控制
机器人
核心技术
信息技术发展举例
1982年以来:
CPU性能提高3500倍
内存储器价格下降45000倍
硬盘价格下降360万倍
现在45nm的CPU中,每个晶体管的平均成本仅仅是10万分之一美分
2019年全球500个晶体管/人
2019年全球10亿个晶体管/人
如果汽油性能也像CPU一样提高,现在1升油
仁怀市实验小学赵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