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中以“修辞手法”角度设题,其答题步骤,如下: : 本诗(或第某句或第某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 (该种修辞的具体作用,注:用答题术语回答)写出了……..(对诗句的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例: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往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问:诗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的依恋难舍的深情?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系”“相识”“欲别”等一系列拟人化动词, 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感情,生动形象而又巧妙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情。练习题: 农家望晴[唐] 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 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 麦场高处望云开。问:“为问西风早晚回”一句, 运用了那种修辞手法?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具体说明。-------------------------------------------------------------------------------------------------------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1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2)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 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1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2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齐安郡中偶题暮热游荷池上杜牧杨万里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 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注]崇光:美艳的光彩。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各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背诵) 1、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 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 2、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
古诗词鉴赏中修辞手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