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T-2 (总分:100. 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 00) 按照法律的表达形式和创制方式的不同,法可分为。 》第42条第1款规定:“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 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不受本法关于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B项正确。《劳动法》特别规定了对女性 劳动者的保护,第61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 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D项正确。 故答案为Co 针对某印刷厂发生的污染事故,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做出了以下处理,其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①责令限期处理②罚款5000元③赔偿受污染单位的损失2万元 ①② ①②③ ① ② (分数:) A. B. C. V 解析:[解析]《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 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由此可知,案例中的三项处理中只有罚款属于行政处罚。③属于 民事赔偿。责令当事人限期处理属于具体的行政行为,在学理上称为“行政命令”。因此①也不是行政处 罚。答案为D。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行政处罚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对它的表述正确的是。 针对一个违法行为, 针对一个违法行为, 针对一个违法行为, 针对一个违法行为, 不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进行处罚。 不得依据同一法律规范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处罚 不得进行多种行政处罚 不得进行两次以上的罚款 (分数:) A. B. C. 7 解析:[解析]《行政处罚法》第24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 政处罚。”对于此类法律原则,要严格依照法律原文理解记忆,如果只从字面意思理解很容易产生歧义。 本题答案为Do 某市中学生赵某,1999年3月4日出生,2013年3月4日赵某与朋友一起过生日,酒后为寻求刺激,赵 某持匕首对被害人实施抢劫。对于赵某的责任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承担刑事责任 ・,对抢劫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 ・,但由于是未成年应减轻处罚 ・,应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分数:) V B. C. D.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14周岁是无刑事责任能力年龄阶段。因此,不满14周岁的 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 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刑法》第17条规定的“周岁”,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 从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算。王某在14周岁生日当天犯罪,应认定为未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故答案 为A。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 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 年 B. 1 年 年 D. 3 年 (分数:) V B. C. D. 解析:[解析]《民法通则》第20条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 告他为失踪人。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故答案为A。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应承担 o
(分数:) A. V C. D. 解析:[解析]《民法通则》第35条第2款规定:“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 除外。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故答案为B。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实行的原则为。
(分数:) A. B. V D. 解析:[解析]《专利法》第9条规定:“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 予最先申请的人。”由此可知,我国对于专利申请遵循申请在先原则。故答案选C。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 ・ ・ ・ ・ (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