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 2016-2020 )| 附一网打尽" 智能制造" 专题 2016-05-29 战略前沿技术来源:信息化顾问团、中投顾问整理发布:工业创新智库导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序幕早已拉开,以“工业 ”为标志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已经到来, 制造业将成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中国制造业规模全球领先, 增加值和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均居世界第一, 目前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体系。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科技和产业前沿, 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为制造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制造”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2016 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将主题锁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全球范围内,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革命”, 第二次是“电气革命”, 第三次是“信息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 是由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和 3D 打印技术等掀起新一波汹涌澎湃的创新浪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业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序幕早已拉开,以“工业 ”为标志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已经到来, 制造业将成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中国制造业规模全球领先, 增加值和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均居世界第一, 目前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体系。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科技和产业前沿, 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为制造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制造”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知识红利日益凸显,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大势所趋。 2015 年 5 月公布的《中国制造 2025 》是我国制造业未来十年行动纲领的,明确提出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其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 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智能制造产业链蕴藏巨大的投资机会。智能制造技术包括自动化、信息化、互联网和制造成型四个层次, 产业链涵盖机器人及系统集成(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机器人零部件其他自动化装备)、高端数控机床、工业互联网( 工业视觉、智能传感器、 RFID 、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及数据处理系统( ERP/MES/DCS 等)、增材制造装备( 3D 打印)等。“十三五”期间, 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在政策扶持、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有力推动下, 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中投顾问发布的《 2016-2020 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智能制造的概念界定、产业链结构,并分析了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环境。接着, 报告详细剖析了智能制造行业的整体发展和产业集群状况, 然后具体分析了智能装备、智能产品、智能服务等重点领域及智能制造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 随后, 报告分析了智能制造产业模式的变革方向, 并分析了重点智能制造企业的经营状况。最后, 报告重点分析了智能制造行业的投资机遇及风险,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工信部、商务部、国家海关总署、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 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智能制造行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智能制造相关行业, 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报告目录: 一、智能制造行业运行特征二、中国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路径三、地方政府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四、 2015 年智能制造试点项目分布五、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六、移动智能终端多维度发展七、“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八、智能制造产业链结构分析九、中国智能制造产业投资机遇一、智能制造行业运行特征制造强国战略出台并实施,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地区规划政策落实我国制造业步入新常态下的攻坚阶段,制造强国战略开始推进实施。经过多年迅猛发展,我国已稳居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对全球制造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但随着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 我国制造业面临“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从国内来看, 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速换档和结构调整阵痛的关键节点, 制造业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总体来看,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中高速、优结构、多挑战、新动力为特征的新常态阶段。5月8日, 国务院出台制造强国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制造 2025 》, 全面部署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实施, 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以《中国制造 2025 》为总纲, 各地方陆续出台智能制造领域的扶持政策。在《中国制造 2025 》这一国家战略的指导下, 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 陆续出台相关行动计划, 全面对接《中国制造 2025 》。江苏、广东、福建、四川、安徽等省份借助《中国制造 20
智能制造产业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