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教学设计三课时
这是出师表教学设计三课时,是优秀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出师表教学设计三课时第1篇
一、齐读第6段
1、疏通词句。
2、提问:本段写什么内容?
讲解:诸葛亮在本段中的句子是
(4)诸葛亮出师北伐的目标是
(5)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意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7)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8)《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行不平,罚不行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一样。
(9)《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缘由是:
10)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11)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12)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13)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缘由的句子是
(14)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境况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到:
(1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
(16)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
(17)、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18)、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19)、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
(20)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3.诸葛亮,是才智的化身,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请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用短语写出他所指挥的两个战例。
出师表教学设计三课时第3篇
教学重点
1 理解段意,明白诸葛亮提出的谏诫。
2 练习诵读。
3 总结词语。
教学过程
第6段
一、全班齐读。
读毕,酌情讲评。
二、词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布衣:平民的代称。躬:亲自。于:在。苟全:姑且保存。乱世:动荡担心的时代。闻(wèn)达:显达或受称誉;闻:名声;达,显贵。以:因为。卑鄙:身份低微,学识鄙陋。猥:谦词,辱,使自己降低身份。枉:屈就,用于别人,含有敬意。屈:委屈。顾:探望。于:到。咨:征询。以:拿。感谢:感动。遂:于是。许:应允,答应。以:用,拿。驱驰:驱除奔驰,引申为尽力效命之意。值:遭逢。倾覆:倾倒覆没,意为大败。指公元208年刘备在当阳长坂被曹操战败。际:时期。危难(nàn):危急困难;难,祸难。尔来:自那时以来;尔,这,那。有:用来整数与零数之间。矣:表示已然。
三、内容。
提问:本段写什么内容?
讲解:诸葛亮在本段中自述受到刘备三顾草庐,委以大任,器重信任的优遇。
第7段
一、叫一名同学朗读。
读毕,酌情讲评。
二、词句。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化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故:因此,所以。寄:托付。以:把。大事:重大的事情,这里指国家政务。以:这里表时间界限。夙:早。恐:担忧。不:无,没有。效:效果。以:而,因而。明:明见。泸:水名,今金沙江。不毛:不生长五谷,意指荒芜之地;毛,五谷。兵甲:武器军备。奖:勉励。北:名词用作状语,向北。中原:黄河流域地区,指曹魏统治区。庶;庶几(jī),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想之词。竭:尽。驽钝:低能,愚钝;驽,实力低下的马,喻才能低下。攘除:铲除;攘,排斥。还于旧都:回到从前的都城;于,到;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所以:表所用之物,意为用来的。报:报答。而:表并列。职分:身任之职所应尽的本分。斟酌:考虑。损益:削减增加,指兴利除弊。进::奉上。尽:完全。
三、内容。
提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在这段,诸葛亮主要是表明自己报效先帝、尽忠蜀国的挚情和伐魏兴汉的雄图,并再次叮嘱刘禅要信任郭攸之等忠纯之臣。
第8段
一、全班齐读。
读毕,酌情讲评。
二、词句。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谢。愿:希望。以:把。效:成效。治:惩处。以:用,拿。告:上报。灵:英灵。兴德:发扬盛德;兴,兴起,兴盛。责:指责,惩罚。慢;轻忽。彰:显明,表明。咎:罪过,过失
出师表教学设计三课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