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百通不如先一通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练功是为了练出内功, 练出感觉, 再把这种感觉带到拳里去, 这样练拳也就成了练内功, 这样的行拳不但使身体更活、更协调, 而且内功与日俱增, 拳架也才能更有意义, 因为内里有东西了。人常说一通百通, 但要知“欲百通不如先一通”。因为没有一通是百通不了的, 这跟学拳要先练功、先找感觉是一样的, 身上的感觉出来了再去练拳, 就有了一通百通的可能, 如果只练拳, 身上的感觉一点也没有, 那就真成了到老一场空了, 看到很多拳友练拳都五年以上了, 还没一点整力的感觉, 更没丹田的感觉, 每天只是完任务是的说练了几遍拳, 这就是练拳不练功了。练了五年是空, 再练五年亦是空啊! 我之所以有如此说法, 是根据我的练拳经历来的, 以下是我练拳找感觉的经历: 2011 年 12 月 31 日的练拳日记是这样写的: 太极拳的找劲方法: 1 .单式训练,一捋一棚,劲在其中。捋:脚趾扣,后根蹬,膝要定,小腿棚,腿根缠,胯根松,小腹收, 命门撑,肘要坠,腋下空。棚:略。。。。。 2012 年 01月 13 日的练拳日记写下: 身备五张弓,丹田在正中,丹田一内转,协调五张弓 2013 年 11月 15 日的练拳日记写下: 外包内撑,身体处处都是弓写下此文的目的,是想说一个学太极者应该先想办法尽快把身上的感觉找出来, 尤其是丹田的感觉, 有了这种感觉再去练拳, 方能一通百通, 事半功倍, 强身健体, 受益无穷。对于教拳的师傅来说就是如何帮助学生尽快地把丹田的感觉找出来, 然后带着这种感觉去行拳。其实我写的上面三个练拳日记, 记录了我从千遍万遍的单式训练中找丹田,从反复练拳中达到丹田协调全身,最后达到练没了丹田, 身上又处处是丹田。最难的就是第一步:找感觉的过程,对于如何找到丹田的感觉, 从我的经历来看普通人有三个月应该就够了,方法有两点: 一是加负载训练法, 先加负载然后再去练了, 也就是上面说的单式训练一捋一棚, 劲在其中, 这个需要有两个人相互配合, 一人加载一人找劲, 然后撤了负载, 自己慢慢感觉劲之所在, 其中最主要的是: 腿与脚的决窍参照陈鑫太极图说的缠法。二是从百把抓的练功中找,马虹大师讲过百把抓气功桩的练法, 我师父也教过我, 不详细说了, 但我的练法有所不同, 参悟陈鑫太极拳图说里腿的缠法,要练出两腿的合力,自然就有丹田的感觉了,具体做法, 当你出右掌的时候, 要想把力打出去, 要借助于什么?右脚蹬地的反作用力。右脚蹬地后的反作用力要顺畅地传到掌的力点上, 要经过腿、胯、腰,背、肩、肘、手。这个过程只有处处顺畅力才能整到一气, 如有一处滞了力就出不去了, 我练这个的时候常常日练千遍,十来天后就练顺畅了, (注意不一定使多大劲,练的只是个顺畅不是练力气) ,练顺了以后,第二步开始练左腿,同是这个动作,再出右掌的时候, 右腿不蹬地发力, 改为左脚蹬地、左腿发力, 也就是把左脚蹬地的反作用力顺畅地传到右掌,注意是左脚的力传到右掌, 这个力是要经过整个身子的, 腿的用力方法同样参照陈鑫太极拳图说的缠法, 也是千遍百遍地练, 最后达到通畅, 估计有十天半月也就成了, 左掌也是如此练法不再详述, 最后两脚同时发力, 把两腿的合力发到掌上, 这两腿一合, 丹田的感觉自然就出来了。一个感觉好的人一个月可练成, 普通人有三个月足够了, 有了丹田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