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其创造性的劳动主要表现在三
个方面:1、审美情感的渗入2、典型化的提炼创
造思想内在冲动的审美需要。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
舞蹈发展的外部因素:1、经济对舞蹈发展的影响2、政治对舞蹈发展的影响3、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
对舞蹈发展的影响舞蹈发展的内部因素:1、不同时代的舞蹈之间的影响2、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舞蹈的相互影响
舞蹈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和塑造人物的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感物而动、直抒胸臆2、缘物寄情、托物言志3、造事表情、构景抒怀4、宣叙并重、情景交融
舞蹈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形象。是
舞蹈编导对其掌握的社会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后作为作品内容的材料。舞蹈题材的选择也有以下一些规律和特点:1、舞蹈题材的选择应有强烈的动作性。2、舞蹈题材的选择应富有激动而饱满的感情。
舞蹈主题是舞蹈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和中心思想,又叫主题思想。
一部戏剧式结构作品包括: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尾声)等部分。
心理结构形式,大致有以下特点:1、以作品人物
的心理活动作为安排人物的行动,展开情节、事件的贯串线,其目的是为了更充分更深入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2、突破了传统结构形式的“顺序性”结构原则和表现方法,而以人物主观的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作为进行结构的依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舞台时空的局限,并采用正叙,倒叙、回忆或闪回等手法。3、在舞剧创作中,一般不采用分幕的布局,而是一气呵成的多场景连续更迭,或者说,心理结构的舞剧,常常采用独幕的样式。4、在客观地表现作品人物心理活动的同时还可以插
入作者主观的思想意识活动,直接表现出作者的主观评价。
作品的结构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结构要服
从显示主题、塑造舞蹈形象的需要2、结构要完
整、和谐、统一3、结构要适应不同舞蹈体裁的要求4、结构要尊重民族的艺术欣赏习惯。
就舞蹈动作形态和舞蹈动态与生活反映关系看,舞
蹈动作可分为具象性动作和抽象性动作。
舞蹈作品中舞蹈语言的一般规律:1、舞蹈语言要
形象化、性格化2、舞蹈语言要感情饱满、凝练集中3、舞蹈语言应当新颖多样4、舞蹈语言应
有鲜明的节奏和丰富的韵律
舞蹈作品里内容美和形式美通常表现为如下关系:
1、美的内容同美的本质相联系,是美的存在的基本方面,所以它处于主导地位。2、美的形式是美
的具体感性形象,构成舞蹈美的外在特征,它极大地影响美的内容的表达。3、美的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因为舞蹈艺术是一门形式感很强的视觉艺术,所以形式美在舞蹈的创造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
中国舞蹈表演的规律和特点可以概括为:以情带舞,
以舞传情;动而合度,形变神真;技艺结合,引人入胜;风采独具、意韵长存。
舞蹈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舞蹈作品的内容
和形式的关系,使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内容,形式就无法存在;没有形式,内容也无从表现。这两者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2、内容的主导作用,首先可以从创作过程中看出,一般来说,创作一个作品时,总是先有
舞蹈艺术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