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脱贫工作开展来,人社局高度注重包保帮扶工作,认真根据“六扶”包保责任规定,积极摸索帮扶工作新模式、新措施,多次到包保村开展扶贫调研工作,切实履行帮扶单位工作职责,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提质提效。
一、*某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脱贫工作开展来,人社局高度注重包保帮扶工作,认真根据“六扶”包保责任规定,积极摸索帮扶工作新模式、新措施,多次到包保村开展扶贫调研工作,切实履行帮扶单位工作职责,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提质提效。
一、**村基本概况
**村全村1209户,总人口5360人,耕地面积8600亩,在**镇西侧,由11个自然庄构成, 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156人。目前系统内未脱贫59户104人,其中一般贫困户3户13人,低保贫困户21户53人,五保贫困户35户38人,由人社局10名干部职工负责包保30户66人。包保人每月走访贫困户至少一次,协助解决她们的生活、就业 、产业发展等问题,投资10万元建设60㎡爱心超市,同步捐赠电脑、空调、办公桌椅等办公用品用以改善**村办公环境。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调研中发现,***村的贫困人口在生产、生活在所有存在部分特殊困难和问题,表目前如下多种方面:
(一)农村交通、饮水、用电、住房等基本设施仍然相称落后。一是交通难。“交通难”导致农副产品流通难,市场占有份额低,农产品收购价格减少,农民增收难。二是饮水难。据记录,全村饮用水核心靠自家打井取水,到目前饮水难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三是用电难。村中虽已不存在无电村,但由于基本未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用电损耗大,因此常常缺电。四是人居环境条件差。通过危房改造,三官村的贫困户住房问题已有很大改观,但仍有部分贫困家庭住房缺少科学布局,人畜未进行分离,并且村中卫生条件较差,居住环境不容乐观。
(二)贫困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贫困人口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思维措施、生产措施和生活措施十分落后,发展商品生产、开拓市场的能力相称弱。大部分群众还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缺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敢于致富的劲头。群众文化生活贫乏,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三)产业构造单一,群众生产技术落后,科学技术普及率低。核心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小部分贫困户养猪、鸡、鸭、鱼或牛、羊等,但形成不了规模。种养科技含量低,产出效益低,村干部未能掌握实用技术,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三、导致贫困落后的因素
(一)历史因素和自然因素。从地理位置上说,***村主在我县西北部,位置偏远,人多地少,缺水、行路难,生产和生活条件差。农村基本设施落后,交通不便,通讯缺少,信息闭塞,农副产品运送通道不畅,加上农副产品开发和市场需求局部脱节,在一定限度上影响了群众开发农副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以致难以脱贫。
(二)因病致贫。由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和设备的进步更新等多方面的因素,居民所承当的医疗费用正在逐年上涨,基本医保难以解决群众因大病承当的重负,在部分家庭,往往病倒一种,就塌下一种家。截至目前,系统内****村的贫困人口中,因癌症、先天性心脏病、慢性病等疾病致贫的有32人,%。
(三)自身因素。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还偏低;对新思想、新观念、新科技、新事物、新产业的结识和接受慢,是导致贫困的内
某村脱贫攻坚调研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