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以须及锋而试 1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指要一、解读考纲: 1、考点阐释: 2011 年《考试说明》本考点“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2、考查要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 、考查题型: 选择题。二、知识链接: “一般论述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文章, 一般包括杂文、论文、评论等,也可指随笔杂感等议论性文章。近几年与我们辽宁高考试卷有关的试卷所选的论述类文本,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广泛领域, 一般是新近发表的关于人文科学前沿动态的文章。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三、命题特点与规律分析: 通过对宁夏· 海南卷、新课标全国卷、辽宁卷近三年来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总结如下: 1、选文特点: 选文均属于社会科学类范畴,凸显了较为明显的文化色彩,且文章长度一般在 1000 字左右。 2、命题方式:每篇文章设置 3 道单选题,分别侧重考查某一个考点,题干要求有明确的指向性。 3、考点分布: 2011 年《考试说明》中关于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的考查要求, 涉及 B、 C 两个能力层级,即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共包括 6 个考查点(见“考查要点)。从近三年的考查情况来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 个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四、 2012 命题方向预测: (预测只按现掌握的信息进行,注意 2012 《考试说明》) 1、选材: 预计 2012 年高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仍会选择社会科学范畴的文章( 我们辽宁 2011 年涉及了自然科学) ,有关传统文化、文化热点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文章仍将是首选,题材将有可能涉及教育、文学批评、美学等。内容将更加注重时代性与文化性,当然,关注民生问题也应是一个重要趋势。所选文章具有权威性、大众性、文学性等特点。 2、考点和题型: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中考点较为稳定, 主要涉及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能力层级, 但主要考查考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尤其侧重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等能力。同时, 题型也比较稳定,目前预计仍将由 3 道单选题组成。五、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中常见错误: 偷换概念漏添改已然未然混时态以偏概全特代普可能必然经常见时空顺序不太对, 条件结果搞错位肯定否定弄颠倒强加因果就武断无中生有常出现上述错误还不算注意文本和题干答非所问迷人眼即使前方一片迷茫, 我们也不能后退, 努力一点, 便离梦想近一点! 2 六、重点全解 1 、正确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调研 1( 2011 · 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 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 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 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 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 甚至到上一世纪 50 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习俗。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 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 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 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现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观象授时,即以星象定季节。比如《尚书?尧典》记载, 上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 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了解, 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 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 古代历法便应运而生了。据史料记载, 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 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 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春秋战图时期, 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 365 . 25 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 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 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唐代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了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 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被后世历法所效仿。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 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 到詹代李淳风时, 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 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下列对于天文学早期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文学不是一门新的科学,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很容易从现代天文学
论述类文章阅读指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