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中国文化第一章绪论一、文字与汉字(一)中国古代关于“文字”的概念·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字形表示人身上刺画花纹,是“纹”的本字或省作·字,会意兼形声。从宀( mi á 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苦山有木,服之不字。——《山海经·中山经》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左传·成公十一年》·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辅助语言并扩大它作用的工具。·汉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可直接表达观念的具有象征作用和审美(汉字书法)价值的书写符号。(二)汉字的功能 1、文字的功能·标志着人类历史由传说时代进入信史时代。·“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陈澧《东塾读书记》 2、汉字的三大功能:汉字是表意文字文字语言观念(1)汉字记录汉语(2)汉字同汉语一样,可以直接表达观念(3)汉字本身也是一种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歪尖粜籴( di2 )孬汆( cuan2 )咡( er3 )嘦( jiao4 )美扉箸/筷二、汉字与文化(一)什么是文化·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既包括人类超越本能而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也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专指代表一个民族特点的精神财富,包括知识、信仰、习俗、道德、法律、艺术、心理、价值观念等。我们这里所用概念是指广义的文化。(二)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1、文字与文化的关系(1)文字从属于文化。(2)文字和文化的其他子系统互相影响。 2、汉字与汉文化的关系(1)汉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导引汉字的产生、演变和发展。(2)汉字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庄子》《诗经》《尚书》《孙子兵法》《史记》《金刚经》(3)汉字的字形结构本身孕含着中国文化的大量信息,汉字可以说中国文化的全息缩影。(4)汉字以其独特的形式参与了中国文化的创建和塑造三、汉字文化的认识历程 1、汉字崇拜阶段(从发生形成至清末) (1)神话思维给汉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2)王权思想,把汉字推上至高无上的地位“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考证文字)”曌 zh ào是武则天为自己当皇帝取的字,意指日月当空,普照大地。yǎn 五代时南汉刘岩() 为自己名字造的字。?乃采《周易》“飞龙在天”之义为“?”字,音“俨”, 以名焉上龙下天。意思即为: ①飞龙在天。②喻权势。③坚强。等等 2、汉字否定阶段(清末民初改革开放) 列强欺辱→科技落后→民智未开→教育不景气→中国挨打→汉字否定百年“文字改革”评——国学网·“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钱玄同·“汉字真正是世界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瞿秋白·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是中国劳动大众身上的结核……——鲁迅·“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毛泽东、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3、汉字多维反思阶段(改革开放至今) (5)汉字与文化的关系·汉字的第五个特点是汉文化持续时间很长。“如果中国汉字过渡到字母-音素文字”则会“中断同中国多少个世纪以来用汉字体现的古老文化的联系。(沟通古今) 第二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一、文字的起源·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 1、 5500 年前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型文字; 2、 5000 多年前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 3、 3300 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一)文字的产生的时间 1、语言可能开始于 300 万年前的早期“直立人”,成熟于 3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 2、文字萌芽于一万年前“农业化”(畜牧和耕种)开始之后,世界许多地方遗留下来新石器时期的刻符和岩画。 3、文字成熟于 5500 年前农业和手工业的初步上升时期,最早的文化摇篮(两河流域和埃及)这时候有了能够按照语词次序书写语言的文字(二)文字的萌芽(文字的起源的原始资料) 1、刻符”,包括陶文和木石上的刻画符号,有指事性质。 2、“岩画”,包括岩洞、山崖、石壁和其他处所的素描,有象形性质。 3、“文字画”,是文字性的图画。文字画一般都是单幅的,它们的特点是:符号是团符,语段是篇章,表达法是表形为主、表意为副。 4、“图画字”是图画性的文字。这种初始的文字往往采取连环画形式。(三)成熟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成熟的文字体系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单个图形应与特定的语言单位对应。第二、图形重复使用而表达的意义不变。第三、图形做线性排列其顺序应与话语中的词语顺序一致。二、汉字的起源·汉字起源的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下述两方面的内容: 1、汉字是怎样从最原始的文字逐
汉字与中国文化复习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