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
——案例分析
一、区域环境分析
1、地理位置
位于苏州高新区镇湖、东渚两镇之间,自古便是太湖的一处湖湾,史称游湖。其名称出自于春秋时吴王来此游湖消夏。与菱湖、莫湖、胥湖、贡湖共称“五湖”.早在史记的培育——.。方案加入了大型湖泊、山体、密林、水巷等斑块,力图形成生态环境完善、景观形态丰富、游览项目合理的湿地公园。
5、湿地公园定位
.紧邻太湖生态带,为湿地公园生态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发展方向。湿地公园应该是一个生态基础良好.并且以湿地生态为主要生态环境特征的场所:是一个为多样化生物提供栖息,生态环境良好、完善的场所;是一个与环太湖生态旅游带紧密相连的游览场所;是一个为紧邻城镇居民提供湿地生态景观、生态科学教育、湿地生态过程展览演示、休闲度假的场所;
3 / 6
、共同发展的场所。
二、总体规划内容
目前苏州市各级政府已经明确地意识到苏州在湿地开发利用中不容乐观的现状。仅在2007年这一年中,苏州就将建成7个湿地培育保护区和一系列的湿地公园。。地处苏州高新区的太湖湿地.作为苏州西郊最完整的生态湿地之一,保护和修复这块湿地意义尤为重大。
总体规划在规划设计中,以”大地记忆”一 “文脉延续”一“生境培育”.●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原生湿地保护区等。另外为维护整体生态完整性,在原有湿地生境较好的区域,我们以基本保留现状,形成三个核心保护区,除科研教育用途外限制人员进入这三个区域。
(1)湿地渔业体验区
公园西部的湿地渔业体验区规划有密林活动区、原生湿地保护区、水街商业区和渔文化景区五大景区。其中渔文化景区又分为渔情园、渔乐园和游湖渔村三部分。主要设计构想是在对原有鱼塘肌理进行保存,叠加浓缩整合的文化的记忆,达成一种场地生态和场地文脉的共鸣。渔情园在渔文化景区北部,位于镇湖镇接入公园的入口区。通过序列化的渔具雕塑小品展示太湖渔家的民俗风情,我们力图让参观者了解传统渔业文化中所使用的劳动工具。渔乐园通过生态渔业观光和一些渔事参与活动,让游人感受渔家的乐趣。这个部分的主题主要是再现传统渔业文化中的生产方式。桑基鱼塘作为我国传统渔业和桑蚕业的结合是古代中国人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经典范例.在本区也有系统性的展示。游湖渔村则是通过再现一个历史时期太湖渔家劳作、生活的场景让游人更增进对太湖文化的认识。
(2)湿地展示区
湿地展示区在公园东部,是东渚镇方向的出入口所在区域。东部区域是未来高新区科技城城市发展辐射区域,高新区科技城的前进北路将会在这里和湿地公园连接。因此,东部区域是未来接纳大量城市旅游观光人员的区域。这个区域的入口广场以硬朗的“山和水的轴线”表达出设计风格偏重城市化的一面,以适应将来科技城的发展,同时游客中心和湿地博物
湿地公园规划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