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青椒烂果分类辨症治
洪 雪 青椒烂果是多种病害共同作用所致,但病源不同,症状各异,因此必须进行分类辨症防治。
1疫病引起的烂果
青椒疫病是春大棚甜椒的毁灭性病害。春棚青椒一旦发病,可迅速在棚室内扩展棚室青椒烂果分类辨症治
洪 雪 青椒烂果是多种病害共同作用所致,但病源不同,症状各异,因此必须进行分类辨症防治。
1疫病引起的烂果
青椒疫病是春大棚甜椒的毁灭性病害。春棚青椒一旦发病,可迅速在棚室内扩展,一般3~5 d内即可引起植株死亡,损失常达20 %~30 %,以至绝产。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以挂果后最易受害。幼苗发病,多发生在根颈部。茎基部最初呈水浸状,暗绿色,后形成梭形大斑。病部明显缢缩,呈黑褐色,幼苗易折倒。湿度大时,病部可长出白色稀疏霉层。成株根颈部和茎及侧枝受害时,形成黑褐色长形斑,病斑可围茎,长3~5 cm。病健交界处界限明显,病斑凹陷或稍缢缩。受害植株上部叶色深,下部褪绿,叶片由下向上萎蔫、脱叶直至死亡。叶上病斑初呈水渍状,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病叶暗绿色,易枯缩脱落。果实多在蒂部首先发病,病斑水渍状扩展形,向果面和果柄发展。病果呈灰绿色,后灰白色软腐,有时有深褐色同心轮纹。病果可干缩而不脱落,潮湿天气病果上可产生稀疏白色霉层。
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引起。旬气温高于10 ℃,棚室即可发病,以27~30 ℃发病最快,35 ℃以上的高温环境病害发生减慢。影响病害严重程度的最主要因子是土壤湿度。一般4-5月份,降雨增多,日照少,空气相对湿度大,土壤蒸发量小,特别是此时是果实膨大成熟期,棚室灌水增加,土壤含水量达40 %,就可发病。土壤含水越高,发病越快越重。平畦栽培、连作地等病害发生也较重。
用52 ℃温水浸种15 min,或将1 kg种子倒入80 mL的硫酸内充分拌匀后闷5~6 min,清水冲洗后,浸泡4~8 h再催芽播种。
最好用荒田上土或河床土做苗床,不用青椒土做床。做床前应晒土1个月。苗床土应加入细炉灰、食用菌培养废料等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和提供幼苗营养。育苗前,每平方米苗床用10~12 g福美双与20 kg苗床土混成药土,将2 /3药土施于床面,另1/3用以覆盖种子。
与韭菜或豆类实行2~3年轮作,清除田间前茬青椒秆。除农事操作需要外,少在田间穿插。平整土地,实行高垄栽培,高垄底宽90 cm,顶宽50 cm,沟底宽20 cm。双行栽苗于高垄两侧上部,栽植高度以灌水时不漫过根颈,植株吸水又不困难为度。或实行沟内铺膜,膜上扎孔灌水的栽培方式。具体做法:定植前灌水泡垄,垄沟潮润时沟内铺膜,使之与垄底贴实;沿沟底和两侧1/3高处各扎1孔,孔距和株距相当,~ cm;浇水时小水勤灌,不使植株基部接触水,有条件最好滴灌。及时拔除病株,携出田外销毁。
定植前每667 m2用25 % kg,加水70 L消毒土壤,或在发病初期用200倍药液灌根。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用50 %瑞毒铜可湿性粉剂250倍液、0
棚室青椒烂果分类辨症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