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哥大“新世纪”BRT系统研究
伍亚光 王显璞 陈 炜 摘要:本文通过全面系统介绍南美城市波哥大BRT系统,通过对其规划背景、BRT构成要素以及其运营管理等全方位的深入分析归纳总结,为我营城市开展BRT系统的研究和建设提供了一个公交线路平均长度大于30km,服务车辆陈旧(大部分车辆使用超过14年)、运载能力低(额定载客为60人)。
交通结构不合理:城市95%的道路被近100万机动车辆所占用,这仅能为城市19%居民的提供出行服务。
污染严重:城市70%颗粒污染物来源车辆的尾气排放。
在中央政府和私营企业的支持下,波哥大地方政府制定了一个整体化交通发展战略,提倡非机动交通,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建设巴士快速公交系统,而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如地铁等大容量公共交通服务系统。因此波哥大实施BRT系统是波哥达当局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可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重视居民生活质量(减少交通引发的污染、交通事故,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减少小汽车依赖):
尊敬乘客的时间(减少出行时间、提高人们的效率和生活质量);
尊敬人们选择权利(保证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出行的自由和权利);
保证交通服务的质量;
使得乘客、公交企业者、政府都能有良好投资回报。
3 “新世纪”BRT构成特点
波哥达根据城市需求规划了完整的BRT网络,远期城市共建设388kmBRT服务网络。其中2000年开通示范线路,到2001年10月完成项目第一期,线路全长38km,共有7个接驳区域,系统共覆盖309km的服务范围,共设60个车站,日均运量80万人次。这其中约有10%的乘客原来使用小汽车出行。
主要要素特征特性:
专有路权
采用双向四车道,布置在道路内侧。
车站
干线上的公交车站采用全封闭的方式,平均站间距约为每500m。公交车站的长度40m至200m不等,车站可停靠一至五辆公交车辆,大部分的车站通过人行天桥的方式实现乘客进出(见图2)。
车辆
干线线路上采用沃尔沃生产的单铰接车辆,。额定载客160人(4人/m2);车辆采用左开门,共有两套双扇门和两套单扇门;车辆底板采用高底板的形式,配合车站设计实现乘客水平上下车辆。干线车辆都安装了全球定位,车辆和中央控制中心可以保持实时动态联系。造价为20万美元/辆(见图3)。
支线车辆采用巴西产哥伦比亚组装的300辆单节公交汽车,载客量是80人,这些公交车都符合严格的公交运营和环境排放标准。
BRT检票系统
系统采用车外检票的方式。,乘客可以免费换乘。运行之初采用人工检票的方式,后又引入一次支付多次使用的智能卡,最终全部废除了纸票的形式,第一期完成后,系统共设置了238个售票窗口,472处旋转入口(70个残疾人专用入口),发放225万张智能卡(见图4)。
运行组织
干线系统包括9条快线,3条普通线路。高峰发车最小间隔3分钟,平峰发车6分钟:支线系统设置45条线路。最小发车间隔为3分钟。第一期BRT系统公设6个控制中心,每个中心负责80辆巴士的跟踪服务,车辆与中心保持实时数据和声音的联系。
运营体制
波哥大“新世纪”BRT系统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