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第一页,共90页。
土的生成和演变(了解)
地质年代
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地壳发展历史与地壳运动、沉积环境及生物演化相对应的时代段落。
地质年代和地层单位、顺序、名称对。
土颗粒分析试验
土颗粒分析试验
筛分法
沉降分析法(了解)
用于粒径小于等于60mm、。
。
沉降分析法有密度计法(比重计法)、移液管法等。
第十七页,共90页。
土颗粒分析试验结果的表达方式
1、列表法
例1-1:取风干的天然土样500g,进行筛分法和密度计
法测量其粒组含量。
粗粒部分筛分试验结果 表1-4
筛孔粒径/mm
10
5
<
合计
各层筛子上土粒质量/g
各层筛子上土粒的相对含量%
小于各层筛孔直径的土粒含量%
粒组名称
筛孔粒径/mm
10
5
<
合计
各层筛子上土粒质量/g
25
40
45
60
55
95
50
25
105
500g
各层筛子上土粒的相对含量%
5
8
9
12
11
19
10
5
21
100%
小于各层筛孔直径的土粒含量%
95
87
78
66
55
36
26
21
21
累计百分含量
粒组名称
砾粒
砂粒
细粒组
第十八页,共90页。
细粒部分密度计试验结果 表1-5
2、三角坐标法
3、级配曲线法
根据试验结果绘制颗粒级配曲线或叫颗粒级配累计曲线
参看:王成华主编的《土力学原理》 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粒组
~
~
~
〈
合计
粒组的含量g
粒组的百分含量%
小于粒组的百分含量%
粒组名称
粒组
~
~
~
〈
合计
粒组的含量g
25
50
30
0
105g
粒组的百分含量%
5
10
6
0
21%
小于粒组的百分含量%
16(<)
6(<)
0(<)
累计百分含量
粒组名称
粉粒
粘粒
第十九页,共90页。
颗粒级配曲线
横坐标表示粒径,采用对数坐标。
纵坐标表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土颗粒含量占土样总量的百分含量。
图1-8 颗粒级配曲线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
%
土粒粒径d/mm
第二十页,共90页。
土的中值粒径d30:
指小于某粒径的土重累计百分含量为30%时对应的粒
径。也叫连续粒径。
土的平均粒径d50:
指土中大于此粒径和小于此粒径的土的含量均占50%。
土的有效粒径d10:
指小于某粒径的土重累计百分含量为10%时对应的粒径。
土的限制粒径d60:
指小于某粒径的土重累计百分含量为60%时对应的粒
径,或称为控制粒径。
第二十一页,共90页。
图1-9 A、B、C三种不同土样的颗粒级配曲线
颗粒级配曲线的应用
第二十二页,共90页。
不均匀系数Cu:
曲率系数Cc :
Cu反映了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Cu越大表示土粒大小的分布范围越大,颗粒大小越不均匀,级配越良好。
Cc描写曲线的整体形状;表示某粒组是否缺失的情况,反映了有效粒径d10与限制粒径d60之间各粒组的分布情况。
经验证明,当级配连续时, Cc的范围约为1~3;因此当Cc<1或Cc>3时,均表示级配线不连续。
工程上要求同时Cu>5且Cc=1~ 3的土为级配良好的土
在一般情况下,把Cu≤5的土看作是均粒土,属级配不良; Cu>5时,称为不均粒土;Cu>10的土属级配良好。
第二十三页,共90页。
(二)土的矿物成分
土的矿物成分(了解)
土粒
的
矿物成分
无机矿物颗粒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