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用期未签署劳动协议解聘.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解雇

篇一:觉得在试用期内可以任意解雇职工
  觉得在试用期内可以任意解雇职工
  试用期,人们觉得就是试着用嘛,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劳动者觉得单位不行,随时走人,单位觉得劳动者不行,随时解雇,相似的效力,不应当支付双倍工资。主张双倍工资的时效为一年,超过一年就不能主张双倍工资了,劳动者可以到仲裁委申请拟定属于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关系。不错,是可以主张拟定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关系。但是,需要阐明的是,这并不影响劳动者主张双倍工资。看下最新规定:
  《北京市高档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有关劳动争议案件法律合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二)》第28项纪要:
  二倍工资合用时效的计算措施为:在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时,因未签劳动合同行为处在持续状态,故时效可从其主张权利之日起向前计算一年,据此实际给付的二倍工资不超过十二个月,二倍工资按未签订劳动合同所相应时间用人单位应当正常支付的工资为原则计算。
  案例
  光见解条也许理解有障碍,我们举例阐明:
  小明10月15日入职A公司,公司始终未和其签订劳动合同,2月14日小明离职,2月20日小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规定支付未签合同双倍工资,A公司对未签合同事实不予否认,但主张超过时效为由进行抗辩,最后,仲裁委裁决A公司向小明支付2月20日至10月14日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
  根据就是上述会议纪要规定。
  一方面,小明在离职后一年之内申请劳动仲裁,符合法律规定。
  另一方面,10月14日,小明入职A公司已满一年,视为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后来的双倍工资不能主张。
  最后,根据《会议纪要(二)》的规定,由于主张权利的时候未签合同的行为始终处在持续的状态,因此,诉讼时效可以向前计算一年,即2月20日,因此,小明可以获得的双倍工资时间段为2月20日至10月14日。
  附上下图便于人们的理解。
  建议:入职30天内和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职工回绝签订应当保存证据,并在30天内立即解雇,不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
   觉得HR不签合同也要支付双倍工资
  HR也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单位未和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固然也合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支付双倍工资的规定。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有证据可以证明HR的核心职责就是签订劳动合同的话,主张双倍工资一般是不予支持的。
  《北京市高档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有关劳动争议案件法律合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二)》第31项纪要: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高管人员、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或主管人员未和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向用人单位主张二倍工资的,应否支持?
  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向用人单位主张二倍工资的,一般不予支持。
  用人单位高管人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向用人单位主张二倍工资的,可予支持,但用人单位可以证明该高管人员职责范畴涉及管理签订劳动合同内容的除外。对有证据证明高管人员向用人单位提出签订劳动合同而被回绝的,仍可支持高管人员的二倍工资祈求。
  用人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或主管人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向用人单位主张二倍工资的,搜公众号人力资源法律库,如用人单位可以证明签订劳动合同属于该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可不予支持。有证据证明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或主管人员向用人单位提出签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予以回绝的除外。
  建议:HR及其他高档管理人员应立即和自己签订劳动合同,一式三份,除人力资源部门保管一份外,可将此外一份留存行政部门及总经理处留存,并将此条写入规章制度中。 觉得劳动者提出辞职一概不用补偿
  此前,劳动者提出辞职所有会以“个人因素”、“身体不适”、“不适合该工作”等理由提出辞职,单位一般会批准,结清工资办理交接后双方也就两清了。可随着劳动者法律意识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懂得了,积极辞职也也许拿到经济补偿的,那就是以单位存在某一项或某几项违法行为为由规定解除劳动关系。
  如果单位的违法行为存在,那么那“N+1”的经济补偿金是少不了的。因此,劳动者所有“门儿清”了,HR可不能不懂得哦,这是基本知识。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根据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和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根据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根据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

试用期未签署劳动协议解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6-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