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专做特、做实做精、做优做强
——出版社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出版社在教育部、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的指导下,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服务6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评选活动中,我社《新课标高中古诗文一看通》以其居高的销售量获奖。(3)在2006年广东省优秀出版物评奖活动中,我社有《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道德建设》、《广州沙面近代建筑群》《七彩方言——方言与文化纵横》等3种图书获“广东省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广州十三行之一:潘同文(孚)行》、《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中国民居建筑》等3种图书获“广东省优秀出版物(装帧设计奖)”,名列前茅。(4)在第6届中国大学书籍装帧艺术设计评奖活动中,我社在一百多家大学出版社中脱颖而出,荣获优秀出版社奖。同时,我社出版的《》获整体设计金奖。(5)在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农村报、南方都市报联合主办的“欢乐进农家——南粤农民喜爱的十种粤版图书”评选活动中,我社出版的《农业政策与法规》入选“南粤农民喜爱的十种粤版图书”。(6)《建筑测绘工程学》获广西地区优秀教材一等奖。(7)《从远古走向现代:黎族文化与黎族文学》获第六届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3.以“精品图书”服务社会,彰显华工实力。《高考备考指南》系列丛书成为广东高考备考首选畅销王牌图书,全省1/3共10多万高考考生使用受益
2006年,出版社精心策划,重点投入,联合广州市教研室,组织广东40多位名师精心编写出版“高考备考指南系列”共30多种,被广东省各地区中学指定为高考备考首选复习丛书,全省1/3考生共10多万人使用,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本套丛书销售收入近千万元,销量为广东各种备考丛书之最。集中力量,重点抓好《》8种书的出版发行工作,在海内外学术
界、出版界、文化界及社会各界引起极大反响,获得一致好评。值瑞典仿古帆船“歌德堡III号”沿昔日海上丝绸之路访问中国将抵达广州之际,出版社精心出版了《广州泛十三行商埠文化遗址开发研究》、《潘同文(孚)行》两种专著,它们的出版发行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反响,省市领导出席首发式,《广州日报》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给予好评。
二、强化管理,拓展营销,经济效益持续快速增长,增长率达19%
2006年,出版图书547种,其中初版书199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重印(版)书348种,重印率(版)63%。全年发书码洋5772万元,销售码洋5227万元,销售实洋325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交纳国家税金353万元,返纳工资200万元,上缴学校125万元,企业自有资金(现金)增长5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社经营呈良性持续、快速发展态势。
1.细化责任,强化管理,量化考核。2006年,我社不断优化组织机构,按需定岗、定编、定责,严格执行国家《出版管理条例》和教育部《高校出版社管理规定》,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和《华工大集团管理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社长负责制和《出版社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出版社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组织人员对出版社各环节工作制度逐步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出版社各项业务活动更加规范。严格执行“图书质量保障系统”,在2006年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的质
做专做特、做实做精、做优做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