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态文明建设电子书.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第一节生态文明概念生态文明作为文明的一种形态, 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着眼于自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将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主旨, 从维护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 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致力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 从而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 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 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 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 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要全面理解生态文明,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认识文明的发展历程。一、生态系统生态,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1866 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 海克尔(Ernst Haeckel) 提出“生态学”概念,将其界定为讨论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学问。 1935 年, 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 ) 提出“生态系统”概念, 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 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群落与环境, 可以看做是处在相互作用中的因素,而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整个系统通过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维持。(一)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分为如下类型: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浅海带生态系统外海带生态系统地球生态系统包括大大小小的众多子系统, 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相互依赖, 这样一种整体性结构使地球生态系统能够产生强大的自然力量, 也使它十分脆弱, 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都会引起连锁反应, 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 就会引起其他因素相应地变化, 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酸雨”被称为“天空中的死神”,它对陆地生态系统危害极大,常常导致整片森林死亡。森林消失后, 蓄水固土的功能消失了,又必然加快水土流失。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以食物链的方式存在,那么只要其中一个物种灭绝,就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崩溃。当生态系统内部要素出现变化, 如由于某个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 可能使生态系统的内部稳定或平衡状态被打破。经过平衡——失衡——再平衡的无数个动态发展循环过程, 生态系统实现着自己的目的, 完成新陈代谢, 推动着自身的进化。而一些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 其韧性机制较差, 一旦瓦解以后就很难恢复。(二)生态资源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实现生命元素的转化和再生、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再生、环境资源的转化和再生, 最后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转化和再生, 形成生态系统的无限发展进化的过程。如果地球生态资源被破坏, 丧失它对人的价值, 如空气和水被污染, 土地破坏失去了有价值的生产力,但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能没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和肥沃的土壤,为修复被破坏的资源, 恢复其使用价值, 清除对空气和水的污染, 治理被破坏的土地, 需要支付巨大的经济费用和社会劳动。可以说, 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 应实行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地球生态系统是脆弱的, 如果听任传统工业文明对地球生态环境摧残和破坏, 人类将无家可归。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 要使人类的财富持续增长, 就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行循环经济,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如果把“人定胜天”推向极致, 将使人类陷入生存困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必须统一。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产生生物, 生物又对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起反作用, 这样便产生丰富多彩的生物圈, 形成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包括生物有机体( 动物、植物、微生物), 无机环境(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还有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环境( 日光、水分、温度、大气、土壤等)。各种因素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是有序的、自组织系统。所有输入系统的物质、能量都在循环中运动转化, 一种有机体利用以后, 转变为另一种有机体可以再利用的形式, 它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自动调节、自动控制的性质,使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动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没有受到外

生态文明建设电子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180 KB
  • 时间2017-04-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