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重难点总结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变化和性质的区别:性质中有“能”可“以”容“易”等字眼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预热,然后对着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侧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
(五)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虽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刈增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六)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涤剂洗涤,再用水冲洗。
(4)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我们周围的空气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H分析)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02
N2
C0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
%
%
(1)空气中氧气含虽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足H:且产物是固体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有大虽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0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虽不足,未冷却完全就打开弹簧夹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0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02N02、0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4、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虽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5、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02、CH4等)酸雨(N02、S0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6、氧气(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物质现象
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
磷产生大虽白烟,黄色火焰,放热
硫j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生成白色固体一铝
铁尹」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放热
石蜡jFE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虽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3)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进行蒸发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H2O2MnO22H2O+O2f2KMnO4△K2MnO4+MnO2+O2f2KClO3MnO22KCl+3O2
(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
初中化学知识难点重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