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工业建筑设计
浅谈现代工业建筑设计
摘要:我国现代的工业建筑与过去相比无疑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我放眼望世界就会发现我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分析了现代的工业建筑设计。
关键词: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业建筑发展史及我国工业建筑的发展现状
现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18世纪下半叶起源于工业革命最早的英国。随后蔓延到美国、德国以及欧洲、亚洲等几个发展较快的国家。20世纪初期,由于社会发展,技术更新,生产机械化,使得工业建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被人公认为一种新的建筑类型。我国鸦片战争后出现了工业建筑的雏形,但真正有较大发展是在解放以后。上世纪50~70年代的厂房大多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下指导建成的,工业建筑往往只考虑满足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空间的要求,较少考虑环境因素对人的关怀,结果工业建筑设计几乎成了生产设备构筑物的简单包装。工业建筑的形象成了“傻、大、黑、粗”,存在着土地利用率不高,耗能,环境污染严重,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工业建筑也随之飞速发展;而与此同时我国工业也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另外,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等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因此工业建筑在满足生产功能这个最基本的需求之外,也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有了一些新的设计理念与发展趋势。
二、工业建筑形态
1、工业建筑体型
一般,工业建筑受结构体系、工艺设备、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工业建筑设计相对民用建筑有更多的限制。但若抓住实际工程的工业特点进行推敲、创新,突出它的某种特质,或传达某种观念,往往会使工业建筑更有表现力。工业建筑体量大,可以结合自然地貌、山峦形成新的视觉平衡,体现巨大的体量美;利用水塔或工艺生产要求的构筑物创造高耸构架的造型美。
2、建筑风格
和民用建筑类似,工业建筑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可以呈现完全不同的建筑风格。寒冷地区考虑到节能保温,厂房外围护结构建筑物较多,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排架结构,厚重结实。炎热地区,较常采用轻钢结构体系,可采用开敞式或半开敞式,整体建筑轻盈,明快。而采用新的结构,材料和处理方法,建筑的轮廓风格可以千变万化。
3、建筑布置
建筑体型和风格决定了建筑的个体特色,在满足工艺流程的同时,建筑布置时,应避免将形态差异较大的厂房布置在一起,厂房的布置应有渐进的形式,变化有规律,均匀,协调。当体型不同的厂房不可避免需要布置在一起时,应采用一些建筑手法对立面线条、门窗比例、色彩变化进行处理。
4、工业建筑立面处理
工业建筑立面处理是在体型确定的基础上进行,建筑墙面的色彩、门窗的大小、位置、比例和组合形式等直接影响工业建筑的立面效果。体量之间、线形之间、虚实之间、质感之间,用对比来产生个性突出、鲜明强烈的形象感;用谐调取得互相呼应、调和统一;对比与谐调综合运用,才能使体型处理形神兼备,达到一定建筑境界。不同的工业建筑对采光通风有着不同的要求,它们的开窗形式大小,直接影响着建筑的立面。比如一些采光要求较高或甲类防爆的厂房就需要多开窗、开大窗;而另一些要求密闭的厂房、控制室等,则要求尽量少开窗、开小窗、甚至不开窗。很显然,它们的立面效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浅谈现代工业建筑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