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浅谈珠海市“改造城中旧村建设文明社区”.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珠海市“改造城中旧村建设文明社区”
浅谈珠海市“改造城中旧村建设文明社区”
摘要:本文阐述了珠海市“改造城中旧村建设文明社区”的背景,“城中旧村”概念、特征、成因,对城市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珠海市改造城中旧村特征成因影响问题建议
一、珠海市改造城中旧村建设文明社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珠海市虽拥有“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幸福之城”等殊荣,但其“城中旧村”现象比较严峻,26个旧村像城市肿瘤散落在城区内。在这里,脏、乱、差汇聚,黄、赌、毒蔓延,村内众多的出租屋凌乱布置,绿化水平低、市政及消防配套差、治安问题泛滥,严重影响城市形象,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2000年4月,珠江三角洲降暴雨,珠海、深圳、台山日雨量均超过当地1日最大降雨量的历史记录,,重现期达300年。前山新涌村和南屏广生村遭受暴雨侵袭,水浸深度平均超过1米,同时,暴雨使珠海市三分之二的城中旧村、,。
暴雨过后,珠海市政府痛下决心:改造城中旧村,建设文明社区。为了更好地做好城中旧村改造工作,珠海市成立了“珠海市香洲区改造城中旧村建设文明社区领导小组”,并于2000年6月印发配套实施办法,争取三年内全面完成香洲区26个城中旧村改建工作,把落后的城中旧村改建成为居住环境优美、市政公用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文明社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质量。
二、“城中旧村”的概念
所谓“城中旧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农村土地全部被征用,村民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份后,仍居住在由原村改造而演变成的居民区,或是指在农村村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土地大部分被征用,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的农民仍在原村居住而形成的村落,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
三、珠海“城中旧村”的特征
1)分布范围广;
2)涉及城市用地与居住人口数量大;
3)人口构成复杂;
4)产业畸形,管理松弛,治安问题突出;
5)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严重。
四、珠海“城中旧村”产生的原因
1、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结果。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通过征收周边农村的耕地获得扩展的空间。耕地被征收了,当地的农民,却仍然留在原居住地,并且保有一部分供他们建房居住的宅基地。
2、历史上广东沿海地区人口曾经大规模迁移海外,广东籍港澳同胞数量众多。以出让土地、兴办开发区,吸引“三资”企业为主要方式的珠海村镇经济逐渐发展起来,这种发展方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以地招商、卖地致富”的直观经验。这是城中旧村产生的另一直接原因。
3、“城中旧村”这种特殊的建筑群体和村落体制的形成,是农民在土地和房屋租金快速增值的情况下,追求土地和房屋租金收益最大化的结果。村民可以低价甚至无偿地取得土地的使用权,村集体将宅基地按户划拨,由各户村民自行建设后租出获得尽可能多的租金,土地和房屋租金收益最大化的结果致使“城中旧村”的形成进一步加剧。
五、城中旧村对城市的影响
1、阻碍了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化的要求就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解决“城中旧村”用地混乱、绿化水平低、市政配套差、救护能力差、治安混乱等突出问题。
2、阻碍了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浅谈珠海市“改造城中旧村建设文明社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