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猪苓药材种植基地种植、管理、采收、加工标准操作规程,为猪苓种植管理 过程提供操作依据,确保公司生产使用的猪苓原料来源稳定可靠、过程管理规范、 产品质量稳定。
范围:猪苓原料种植基地
责任:种植户、物料部、质量部
内容:
1子繁殖用种量:每穴3g。
:选择海拔1000 m左右、遮阳度80%〜100%的坡地进行猪苓种子的培 养。 cm以下树枝,截成15cm〜20 cm小段挖坑进行撒播,种植2层为宜。 每平方米用阔叶树叶及概木40 kg~50 kg,猪苓菌种和蜜环菌各1瓶〜2瓶(包)。地温 15°C以上点播定殖,15d~20d菌丝向土中延伸呈根网状,40 d~60 d开始在树叶及土 层中形成白色球形幼苓,1年栽培培养后即成猪苓种子。
:人工栽培猪苓,要选择黑苓(3年生)与灰苓(2年生)作种苓或提取 菌种。在蜜环菌的伴生下,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猪苓菌核从某一点突破里皮,发出白 色菌丝。每个萌发点均可生长发育成包着1层白皮的新生苓:白苓又在适宜的条件下不 断生长、发育,成为灰苓。灰苓继续生长发育成为黑苓,即成品苓。将活化的猪苓菌种。 接人罐头瓶中,在20°C〜22°C下培养,待由菌丝体长满罐头瓶并形成猪苓小菌核,即为 栽培种。
:猪苓的生长发育与蜜环菌有密切关系,没有蜜环菌的侵人,猪苓 是不能自养的。猪苓不能直接寄生在活树或腐朽的树木上,而需要蜜环菌索一端侵入腐 朽的树木上吸收营养物质,另一端侵入猪苓菌核,并提供营养给猪苓。蜜环菌分泌物中, 某些成分是猪苓的营养来源,两者互为利用,因而猪苓与蜜环菌是共生关系。
栽培种采用果树细枝条短截成2 cm〜3 cm、装入菌种瓶,加水至淹没枝条,封口 后常规高压灭菌,然后接人活化的蜜环菌菌种,待菌索长满瓶后备用。
:凡无芳香、油脂味的阔叶树种均可做菌材,但以壳斗科和桦木科 树种最好,如板栗、茅栗、栓皮栋、麻栋、斛栋等。猪苓生长周期较长。种苓需3年。 商品苓一般需4年〜5年,要求在生长期内,均有丰富的营养供给。因此,先要培育出 优质菌材,其关键是选好树种,栽培林以杂灌林、次生阔叶林、混交林为宜,栋树、桦 树、泡桐、杨树、马桑、苹果树、苦桃树、竹林等不含油质的树种均可。木质越疏松, 蜜环菌发菌越快,能使当年栽培猪苓早期接菌,接菌菌核越多,产量越高,可提早采收 期;木质越硬实,蜜环菌传菌慢,但耐腐朽,可延长猪苓生长期。材料最简便的就是选 用栽培过天麻的旧菌材和菌床或准备培育好的优质蜜环菌棒、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新
鲜无霉变的栋类、青岗木树枝、树叶即可。
2、 种植:
、整地:选湿润、通气良好、利水的砂质壤土,坡向西南、西北均可。但必须 有一定的树木遮盖阳光及树下有腐植、落叶层厚的山坡,即能满足蜜环菌和猪苓生长的 基本条件。在次生林缘、林内选半阳半阴的山坡,坡度在40°以下的腐殖质含量丰富、 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的荒山荒地、新造林地最为理想。人工栽培地海拔尽可能在3000 m 以下,在室内、室外、箱、槽等条件下都可栽培猪苓。凡房前屋后山坡空闲地,要求向 阳干燥,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砂壤土,土壤含水量20%〜50%最好。土壤应呈微酸性反 应。pH—~。
:栽苓时间一般为春
猪苓种植采收加工标准操作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