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略论阮籍诗歌中的玄学思想.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略论阮籍诗歌中的玄学思想
黎文雯 [摘要]玄学思想对阮籍诗歌创作有重大影响,"言不尽意、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在他的诗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其诗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也为诗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本文将对玄学与阮籍诗歌创作的关系进行略论阮籍诗歌中的玄学思想
黎文雯 [摘要]玄学思想对阮籍诗歌创作有重大影响,"言不尽意、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在他的诗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其诗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也为诗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本文将对玄学与阮籍诗歌创作的关系进行探析。
[关键词]阮籍 言不尽意 得象忘言 得意忘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在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次社会极其动荡、思想极其解放的时期,以道家思想为本体的玄学在经过了较长时期的酝酿后悄然登台。玄学的兴起是对汉末繁琐空疏的经学和神学的反拨,它打破了某种思想体系长期独尊的局面,援道入儒,尊重思辩和感悟,使玄学以亲切而灵动的面目出现在士人面前。阮籍是魏晋时期一个重要的玄学思想家,本文从他的诗歌创作中来窥探其中的玄学思想。
一、言不尽意、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众所周知,中国哲学是一种高度关注人本身的人生哲学,中国哲学家思考的问题也是诗人所关注的焦点。在以追求个体人格自由为出发点的庄子哲学中,这种重叠已经有明显的体现,而在以庄子哲学为核心的魏晋玄学时代,这种重叠更臻于及致。一代的思想必然影响到一代的文学。玄学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之一既是用玄学“言不尽意”、“得意忘言”、“得意忘象”的思想方法来写诗,阮籍便是用这种新的思想方法来进行诗歌创作的代表。阮籍的主要作品有《达庄论》、《大人先生传》和《咏怀》等。
二、阮籍诗歌中的玄学思想
阮籍的主要诗歌作品是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咏怀》其一就是用玄学思想方法写诗的一个说明:
夜中不能寐,起坐谈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犹伤心。
“不能寐”心中已经有所感,“起坐谈鸣琴”心中之感或不愿言或不敢言,只有“鸣琴”而已,这种情况当是“言不尽意”的,只能以“象”表之,以下“明月、清风、孤鸿”等都是“象”,但这些“象”并不表明作者为什么有感而不言,最终只有“忧思犹伤心”而诗至此,“意”已得矣。方东树《昭味詹言》说“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己于言”即指“言不尽意”,所谓“总言” 即指对《咏怀》整体的说明。方东树是力图在总体上把握阮籍诗歌。而阮籍具体的每一首诗,本身也是一个整体,也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这样才能既不局限于“言”,也不局限于“象”,而追求“得意”的目标。
我们再来看看阮籍《咏怀》十七: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这首诗写独坐无人,出门无人,登高无人,所见仅为孤鸟、离兽,凄惶无主之情溢于纸上。此诗中没有具体的“象”,但是此诗的“意”却是让人心中敞亮,让我们对作者壮志理想的无法实现而惋惜。这就是典型的“得象忘言” 、“得意忘象”,不需要具体的指出却对其“意”有所领悟,妙哉!作者独自一人无人为伴的苦闷是可以“言”明的,通过孤鸟、离兽我们就可获知那只是个人的环境和身世,但是如果只固守着“孤鸟、离兽”的“象”我们则不可能

略论阮籍诗歌中的玄学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元春文档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6-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