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刍议
2020年开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来势凶猛,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打乱了各行各业的工作节奏,同时也改变了万千学子的求学方式。受到疫情影响,教育部暂缓了各级各类学校春季学期开学的脚步,并提出了疫情下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刍议
2020年开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来势凶猛,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打乱了各行各业的工作节奏,同时也改变了万千学子的求学方式。受到疫情影响,教育部暂缓了各级各类学校春季学期开学的脚步,并提出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自2月中下旬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组织开展线上教学,以直播、网课的形式替代了传统课堂教学,实现了“教育不断档,学业不停息”。然而,随着大规模的线上教育工作的推进,教师群体被推到公众视野面前,接受着来自社会各界的“考验”,这无疑给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疫情期间,教育管理者更多时候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而教师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及可能存在的心理危机,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共同关注。
一、理解教师的“平凡”与“不平凡”
《礼记》有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是以“传道授业”和“喻德为善”为本职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师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素质培养、心理引导等,都期望教师能尽可能地专业化和榜样化。应该说,这种高期望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不可否认,高期望往往转化为“超负荷”的工作任务,给教师的职业发展带来了高压力。面对这种情况,一个有教育情怀的学校管理者,必定不会忘记一个常识,即教师的“平凡”与“不平凡”。教师的“平凡”,在于他们也是离不开柴米油盐的普通人,也需要给予自己那一方小家以安妥;而教师的“不平凡”,在于他们是“立德树人”百年基业的关键实施者,特殊时期应当有“舍小家而顾大家”的担当。
在教育关系中,教师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只有当教师得到充分的人文关怀,精神世界丰盈,幸福感充沛,才能更好地将知识与爱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疫情背景下,我们看到了教师对学生的悉心指导和点滴关爱,但对教师的体谅和尊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重视给予教师的人文关怀
(一)建设教师支持系统,更新思维方式
线上教学是对学校综合实力的一次突击考察,考察在特殊时期学校管理者的责任与担当,考验学校灵活开展教学辅导工作的思路,也检验教职员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实践的能力。学校要从教学管理、思维转变和技术支持三方面入手,为教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线上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变被动为主动。学校在管理方式上,要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完善教学“数字化”平台、学生工作“数字化”平台和管理服务“数字化”平台。
线上教学开展以来,教师面临着计算机业务能力的考验。教学形式改变,使得教师必须在短时间内快速熟练地掌握线上技术,包括录制微课、直播课教学、组织线上活动讨论、课后作业讲评、日常信息收集、线上家校沟通等。为了帮助教师快速适应新角色,学校需要及时提供线上云端研修,组织安排计算机专业人员辅助教师完成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校方可以考虑按照不同教龄、学段、学科、学历,分段分层
疫情下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刍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