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文化日渐流行
现象导入
凭借炫目的特效、刺激的剧情,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一跃成为2019年春节期间的票房黑马。作为一部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以及此前科幻小说《三体》的大卖,都足以让人们感受到科幻文化在科幻文化日渐流行
现象导入
凭借炫目的特效、刺激的剧情,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一跃成为2019年春节期间的票房黑马。作为一部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以及此前科幻小说《三体》的大卖,都足以让人们感受到科幻文化在中国的日渐流行。
如今,一部部科幻小说也被列为中学生必读书目,这个时代需要培养一批“仰望星空”的人。如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入选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里,一道语文阅读理解材料节选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微纪元》;2018年全国卷I作文题目“时光瓶”,也直接照搬了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的决赛题——给2035年的自己写信;2017年的北京卷作文题是“畅想2049年的中国”……
媒体之声
《光明日报》:
科幻有望成为“功夫”之后中國最大的文化输出
曾摘得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的科幻作家陈楸帆说,近些年,已经有大概30名作者的100余部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从最有名气的刘慈欣到初露锋芒的年轻作者,都有机会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世界读者面前。“雨果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认为,这是自“功夫”之后,中国最大的文化输出。可以说,经过百年历程和数代人的努力,中国科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新华网:
中国科幻还需突破重重困难
我国科幻文艺创作要真正激发大众关注的巨大能量,还需突破三重“门障”:一是创作之门。和其他文艺创作一样,优秀的科幻作品也必须体现时代精神气质,回应现实关切。二是产业之门。科幻作家韩松表示,目前中国科幻电影版权交易热烈,科幻电影制作潜力巨大。接下来多部科幻电影将陆续上映,“极有可能开启科幻全产业发展的链条”。三是情感之门。任何类型的文艺创作,终以承载审美、情感为依归,科幻文艺创作也不例外。
未来网:
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种子
《流浪地球》火了,与《流浪地球》一起火起来的,还有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王元卓给自己女儿手绘的6张讲解图。在看完电影后,王元卓的女儿表示没看懂,于是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王元卓为女儿手绘6张讲解图介绍《流浪地球》里的科学知识。在讲解图中,不仅有核聚变反应等专业词汇,部分还有对应的英文。王元卓说:“可能我讲完第一遍之后,她从这几页纸里面能够真正记住和理解的,不超过30%。其实只要孩子有一点点的提高和知识点的储备,就是值得的。”王元卓在微博上说:“衷心希望《流浪地球》能够在更多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有朝一日可以开花结果。”王元卓希望,能够有更多有能力的人投入到科普教育中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贡献一点力量。
师生论坛
卢老师:近年来,科幻电影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随着《流浪地球》这一影片的大获成功,不少人认为,2019年成为了“中国科幻元年”。同学们,你们眼中的科幻是什么样的?
张扬子琪:我曾经查过相关资料,我发现,科幻和普通小说、童话的最大区别,就是科幻是根据有限的
科幻文化日渐流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