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会计分析
金爱茹 许 诺 龚海洁 一、竞争对手分析的基本内容
竞争对手分析是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战略目标过程中,对同行业、同类型企业(即主要竞争者)的经营方针、方式方法、经营目标、经营战略,诸如产品生产种类、其坚持的时间。
二、竞争对手会计分析
(一)相对成本分析
商场如战场,一个企业对其竞争对手的战略进攻展开有效的防御和对其竞争对手伺机发动战略性进攻,往往可以同时展开。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成本优势与竞争优势呈同方向变动。具有成本优势的竞争者常常具有较强的竞争地位,并因此获得高额的盈利;反之,成本上的劣势也将使竞争者在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境地。相对成本主要是对学习曲线、规模经济等现象和企业成本依存变化关系的审视,了解并合理运用这些规律或现象,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及产品的盈利性。
1、学习曲线
它包括个人学习效应与组织学习效应。对制造企业而言,企业设计、制造和营销y 种新产品时,通常在其初始阶段,由于生产经验不足,职工的熟练程度不高,工时、材料和人力的利用往往不够充分,废品损失也比较多,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消耗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水平较高;而随着职工生产的继续进行和经验的日积月累,其工作技能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水平都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从而使料、工、费的利用更加经济和有效,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和制造费用消耗逐步降低。实践证明,学习曲线现象将影响企业的相对成本及其竞争地位。
2、规模经济
英国人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对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的研究,提出了关于规模经济的问题。根据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对汽车生产线长期平均费用分析,就一种车型的生产批量同成本的关系而言:当年产量由1千辆增加到5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40%当年产量由5万辆增加到1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15%;当年产量由10万辆增加到2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lO%;当年产量由20万辆增加到4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5%;当年产量超过40万辆时,成本下降的幅度急剧减少,在达到年产100万辆的水平后,再加大批量,成本不再下降,反而上升。
由此可见,规模经济主要是通过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影响产品生产成本,具体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的单位成本随总产量的增加呈降低态势。
(二)竞争对手的绝对成本分析
1、解剖法
是通过拆卸、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以明确自身产品优势、劣势及改进途径的分析方法。拆卸工作一般由技术专家实施,会计、管理人员及相关生产技术人员参与,将竞争对手的产品肢解为零部件,并明确各零部件的设计和功能及生产加工过程,进而推断其产品的成本。解剖法实质上是分解与整合的有机结合,通过逆向拆分了解竞争对手产品的设计、性能、生产工序和成本,在此基础上顺向整合出整体方案,并将企业自身产品与其进行比较,提出扬长避短、具有针对性的竞争方案,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价值链分析法
将企业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进行比较是寻找成本优势与劣势的重要方法。其首要步骤是识别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以及它们是怎样进行价值活动的,并与企业的价值链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在实际分析中,由于企业没有直接信息,要评估竞争对手的成本通常非常困难。但从一般可以获得的公开数据
竞争对手会计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