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性状: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征的总和。孟德尔把植株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象。
重复:染色体某一片段在同一染色体或不同染色体上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现象。
串联重复:重复片段紧接在固有的区段之后,两者的基因顺序一致;倒位串联重复:重复片段与固有片段衔接在一起,但重复片段中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反。
移位重复:重复片段插在与固有片段不相连的位置上,也可以在其它染色体上。
倒位:一个染色体上同时出现两处断裂,中间的片段倒转180°重新连接起来,
使这一片段上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颠倒。
倒位环:倒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中形成的圆环状结构。
平衡致死系:利用完全连锁或者倒位的交换抑制效应,以保存致死基因的品系。
易位: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转移所引起的染色体重排现象。
罗伯逊式易位:发生在两条近着丝粒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着丝粒区发生断裂,
两者的长臂进行着丝粒融合,短臂常丢失。又称着丝粒融合。
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中包含的全部染色体。
染色体基数:每个基本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目,以x表示。
染色体倍性:细胞中包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份数多价体:同源多倍体的每个同源组含有三条或三条以上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前
期I往往同时有三条以上的染色体参与形成联会复合体,形成多价体性染色体: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
伴性遗传:由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
交叉遗传:为伴X染色体遗传的基因的特有的遗传方式,子代与其亲代在性别和性状出现相反表现的现象。
限性遗传:指某些性状只限于雄性或雌性一种性别中表现的现象。
从性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受个体的性别所影响
的现象。
性指数:性染色体(X)数和常染色体组(A)数的比决定性别;X/A=1为雌性,
X/A=,X/A=~1为不育间性,X/~1为致死超性。
基因突变:基因内所发生的可遗传的结构变化,使一个等位基因变为另一个新的
等位基因。通常会产生一定的表型效应。
突变体:由基因突变而表现突变性状的细胞或个体,称为突变体,其基因型称为
突变型。
嵌合体:由遗传组成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致死突变:指发生突变后会导致特定基因型个体死亡的基因突变。
突变率:是指生物在一个世代中在特定条件下发生某一突变的概率。也就是突变
体占该世代个体的比例。有性生殖生物用突变配子占总配子比例(配子发生
突变的概率)表示;(单细胞)无性繁殖生物用每一世代中细胞发生突变的频率。致死基因:使生物体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呈杂合状态(杂合体)即导致
个体死亡的现象;或等位基因只要有一个基因拷贝就会导致个体死亡的情形。不完全显性:杂合体表型为双亲中间类型或者新类型的现象。
共显性: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
镶嵌显性:双亲的性状在后代同一个体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与共
显性并没有实质差异。
复等位基因:群体中在染色体的同一座位上有两个以上等位基因形式的现象。
基因互作:细胞内各基因在决定生物性状表现时,所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
遗传学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