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花
一、花的概念和花的组成
(一)花的概念
花是不分枝的变态的短枝,是种子植物兼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结构,产生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两性配子受精后,花就发育为果实和种子。
裸子植物花的结构较简单愈合部分形成的一条缝线。
背缝线:心皮中脉处的一条缝线。
单雌蕊:一朵花中的雌蕊由一个心皮构成。
离生雌蕊(离生心皮):一朵花中有二个以上离生的心皮。
复雌蕊:一朵花中的雌蕊由2个以上的心皮合生而成。
①全部合生:即子房,花柱头全部合生
②仅子房合生
③子房花柱合生
柱头 位于雌蕊的顶端。
形态:一般膨大,有的扩展成各种形状,常有各种分泌物:水、脂类、酚类,糖类、酶、激素等。
功能:接受,识别和促进花粉萌发。
花柱 位于柱头和花柱之间。
形态:实心:为引导组织,一般细长,也有短而不明显的内部构造薄壁细胞排列疏松。
空心:花柱道
功能:花粉管的通道,能提营养和某些趋化物质,有利花粉进入胚囊。
子房:雌蕊基部膨大的部分,由子房壁(ovary wall)、胎座(placenta)、胚珠(ovule)组成,内部中空称为子房室。子房的功能是着生和保护胚珠。
单子房:由一个心皮形成的子房,只有一室。
复子房:由多个心皮组成的子房。
① 子房室
a、子房一室:单雌蕊及离生单雌蕊
复雌蕊 各心皮边缘连合
由多室的隔膜消失而成
b、子房多室:由复雌蕊形成,各心皮向内卷入在子房中彼此连合,卷入的部分成为隔膜。
②胎座:子房内壁上肉质突起的结构,称为胎座,其上着生胚珠。胚珠由心皮内侧表皮细胞分裂突出而形成。
胎座的类型
a、边缘胎座:单子房即一心皮一室子房。胚珠沿腹缝线排列。
b、侧膜胎座:单室复子房,胚珠生于多条腹缝线上。
c、中轴胎座:多室复子房,胚珠沿中轴排列
d、特立中央胎座:单室复子房,胚珠沿中央短柱分布
e、基生胎座:单室复子房,胚珠着生子房底部
f、顶生胎座:单室复子房,胚珠着生于子房顶部
g、片状胎座:多室复子房,胚珠着生于隔膜的各面
根据子房与花托愈合程度不同可分为:
(1)子房上位,花下位
子房仅以底部着生在花托上,花的其余部分着生在子房下或周围的花托上。
(2)子房下位,花上位
整个子房埋生于下陷的花托中,并与之愈合,花的其余部分生于子房上的花托边缘。
(3)子房半下位,花周位
子房下半部陷生于在花托中,并与花托愈合,上半部仍露在外面,花的其余部分着生于子房周围的花托边缘。
禾本科植物的花
麦穗:为复穗状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
穗组成
小穗:由2-5朵花组成,基部2-3朵为发育完全的花。
外颖(第一颖)
小穗的结构 内颖(第二颖)总苞
2-5朵花
外稃(苞片)
内稃(小苞片或称外轮花被)
花的结构
浆片2(花被或称内轮花被)
雄蕊3
雌蕊1 有二个羽毛状柱头,子房一室。
与花的组成相关的概念
1、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2、两性花和单性花,雌花,雄花
3、无性花(或称中性花,不育花)
4、杂性同株
5、雌雄同株
6、雌雄异株
三、花各部分的演化趋势
1、数目:多而不定数→少而定数
2、排列方式:螺旋排列→轮状排列
3、花部离合:离生→合生
4、对称性:辐射对称→两侧对称和不对称,整齐花→不整齐花
5、子房位置的变化:上→中→下
四、花程式和花图式
(一)花程式:用字母、符号和数字表明花各部分组成,排列,位置以及相互关系的公式。如桃花 * K5C5A∞G (1∶1)
↑
♀
“*”表示辐射对称花,“↑”表示两侧对称花;♂为雄花,♀为雌花,↑ ♀ 为两性花(两性花的符号有时略而不写)。
花被----P 萼片----K 花冠---C
雄蕊群---A 雌蕊群---G
轮数,用数字表示;
联合,用( )表示;
子房位置,用—表示,G的右下角数字依次表示组成雌蕊的心皮数、子房室数和每室的胚珠数,它们之间用“∶”号相连。
(二)花图式
花图式是花的各部分垂直投影所构成的平面图。图式中的花的各部分横切面简图,表示它们的数目、离合状态、排列情况以胎座类型等特征。
能补充花程式不能完全显示的构造特征。
以“O”表示花轴,画在花图式的上方;
以背面有突起的新月形空心弧线表示苞片;
以新月形而背面有突起的弧形 (新月形内画有横线)表示萼片;
以背面
植物的繁殖2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