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筑 结 构 抗 震 设 计
有关地震工程学的基础知识
建筑抗震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与分析
常见建筑结构抗震计算方法与构造
编辑课件
教材与参考资料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历史上的地震灾害
Location
Depth
kilometers
编辑课件
Magnitude
Date-Time
Monday, February 24, 2003 at 02:03:44 (UTC) –
CoordinatedUniversalTimeMonday, February 24, 2003 at 10:03:44 AM
local time at epicenter
Location
Depth
kilometers
美国地震台网测定
Reference
100 km (65 miles) E of Kashi, Xinjiang, China220 km (135 miles) SSE of Naryn, Kyrgyzstan310 km (190 miles) WSW of Aksu, Xinjiang, China3330 km (2070 miles) WNW of BEIJING, Beijing, China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颁布单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颁布日期: 19971229 实施日期: 19980301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专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不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 (二)不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的。
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
(1999年10月25日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通过)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编辑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地壳,30km
地幔,2900km
地核,3470km
地球构造示意
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契提出地壳界面。
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地幔界面
编辑课件
地震的产生和类型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约占地震总数的7%。
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
其他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
地下核爆炸
深井高压注水
大水库蓄水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
深度在6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
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地震波
纵波 P 周期短,振幅小,地面上下震动
横波 S 周期长,振幅大,地面左右震动
体波
面波
瑞雷波 质点在前进方向做椭圆运动,
即在地面上滚动。
乐甫波 质点在地平面内与前进方向做垂 直震动,即在地面上呈现蛇形运动,周期长,传递距离远。
编辑课件
地震震级----一次地震强弱程度的量度
1935年, 定义:用Wood-Anderson标准地震仪所记录到的距震中100km 处地面最大水平位移(即振幅 ,以m计)的常用对数。
震级与其释放的能量(尔格)之间的关系
2级地震 微震; 2~4级
《结构抗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