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改善生产管理的利器-5S与TPM实务.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改善生产管理的利器-5S与TPM实务》培训讲义(节选)
【课程名称】改善生产管理的利器-5S与TPM实务
【课程编号】 F08
【所属体系】生产类
【主讲专家】李庆远
【课程目录】
 
第一讲 5S概论



 
第二讲 5S的推行准备




 
第三讲 5S的实施要点





 
第四讲 5S实施方法



 
第五讲 5S实施的成果与误区



 
第六讲 TPM的基本概念



 
第七讲 TPM的推行准备




 
第八讲提案改善活动



 
第九讲TPM之一
——自主保养


 
第十讲 TPM之二
——计划保养


 
第十一讲 TPM之三
——生产效率化改善


 
第十二讲间接部门实施TPM



【内容摘要】
第一讲 5S概论
 
5S的定义和特色
 
5S的沿革
5S最早起源于日本,指的是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5S是日式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
1955年,日本5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整顿,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了前2S,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生产控制和质量控制的需要而逐步提出后续的3S,即“清扫”、“清洁”、“修养”,从而使其应用空间及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展。
1986年,首部5S著作问世,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巨大的冲击作用,并由此掀起5S热潮。日式企业将5S运动作为工作管理的基础,推行各种质量管理手法。二战后产品质量得以迅猛提升,奠定了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而在日本最有名的就是丰田汽车公司倡导推行的5S活动,由于5S对塑造企业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怡的工作场所等现场改善方面的巨大作用,逐渐被各国管理界所认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5S现已成为工厂管理的一股新潮流。
 
5S的定义
所谓5S,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和提高素养的活动。由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教养(Shitsuke)这五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5S,如图1-8所示。
图1-8 5S的含义
◆整理(Seiri)
整理是彻底把需要与不需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需对“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观念予以突破,必须挑战“好不容易才做出来的”、“丢了好浪费”、“可能以后还有机会用到”等传统观念。
整理是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其要点是对生产现场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其次,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垃圾、废品、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工人个人生活用品等,要坚决清理出现场。整理的目的是: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现场无杂物,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有利于减少库存,节约资金。
◆整顿(Seiton)
整顿是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和定位,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地布置和摆放,以便在最快速的情况下取得所要之物,在最简洁有效的规章、制度、流程下完成事务。简言之,整顿就是人和物放置方法的标准化。整顿的关键是要做到定位、定品、定量。抓住了上述三个要点,就可以制作看板,做到目视管理,从而提炼出适合本企业的物品的放置方法,进而使该方法标准化。
生产现场物品的合理摆放使得工作场所一目了然,创造整齐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对这项工作有专门的研究,又被称为定置管理,或者被称为工作地合理布置。
◆清扫(Seiso)
清扫是把工作场所打扫干净,对

改善生产管理的利器-5S与TPM实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企业资源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