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评价.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评价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追求自我发展是高校辅导员自我管理的主要动力。再次,要有自我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根本,是自我管理的目标之一。高校辅导员只有不断创新、不“唯上”、“唯书”是从,才能实现良好的自我管理效能,最终不断发展、超越自我。










  (二)改善自身形象,提高素质修养
  形象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他人和事物由其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其本质是人与人、人与物关系的反映[2]。高校辅导员形象是指辅导员内在素养和外在表现在他人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和评价,是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和反映。高校辅导员形象管理是指对高校辅导员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等要素进行管理,进而全面提升个人综合实力的一种管理活动。
  1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提升政治理论水平
  高校辅导员的基本任务是在院(系)中的共产党组织和行政组织领导下,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3]。政治素质是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高校辅导员要坚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努力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加强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积极关注时事。在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特性开拓创新,努力奉献,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言论的导向性、科学性、严谨性。
  2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由“杂家”走向“专家”










  目前,高校辅导员因为队伍本身还不强大,专业形象还没有充分体现。因此,高校辅导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为本,从意识、人事、技术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强自我认同感,走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在学生事务管理中需“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效能。同时,围绕学生教育、管理的一个或多个领域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撰写专业论文;根据自己的特长成为思想教育专家、心理咨询专家、就业指导专家等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由“杂家”走向“专家”。
  3尊重关心学生,行为方面为人师表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生为本,急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摆脱“马太效应”的误区,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以期实现“罗森塔尔效应”。学生遇到困难要第一时间出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排忧解难;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学生学业规划融入到日常的教育中,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健康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
  (三)强化效率意识,合理分配时间
  所谓时间管理是指在同样的时间消耗下,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工作[4]。也可以说,时间管理就是克服时间浪费,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分配时间,以期结果向预期的目标靠拢。










  1妥善处理紧急事情,做好基础性工作
  妥善处理紧急事情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基础工作。辅导员要有责任心、细心和爱心,及时发现和帮助经济困难、学习困难或者心理危机的学生摆脱困境,做好紧急事件的处理和应对。从“2022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事迹分析中可以发现,处理紧急事情是每位辅导员都能做到的,要想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这一职业荣誉的,光处理好紧急性工作是不够的。
  2集中精力做好重要事情,做好关键性工作
  集中精力做好重要事情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关键工作。我们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森森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