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想的坚守者:坚守梦想
如果《珠江水运》已根置于你的心底,那么我们十分内疚地对你说:她要换名字了。但是我们保证,不管她叫什么,她所坚持的精神不会改变。 《珠江水运》,20年前我
做梦想的坚守者:坚守梦想
如果《珠江水运》已根置于你的心底,那么我们十分内疚地对你说:她要换名字了。但是我们保证,不管她叫什么,她所坚持的精神不会改变。 《珠江水运》,20年前我的前辈们花了很大的气力,为她起了名,上了户口。如今的她,为了发展,突然要改名换姓,许多人不理解,我也一样。我曾经耿耿于怀她的名字竟然是由两个限定语组合而成的。后来想通了,哪怕她所圈定的这片土地再狭小局促,作为继承者,也没有理由放弃耕种。我们坚信,名字是可以改的,但精神不能变。坚守一个梦想,坚持一种精神,名字已经显得不再那么重要。
不久前,还有编辑部的同事问我,我们的《珠江水运》到底要办成什么样子。我沉思许久都无法作答:因为无论怎样努力,我们都有可能成为一场传统纸媒的模仿秀。于是,我回答说,除了精准地服务行业,我们已经没有优势,只能把这块行业的自留地耕种好。
两年前的改革,没有鲜花和美酒,多的是质疑与指责。一篇1010余字的“卷首语”成为我们出发的号角。那篇短文寄托了我们的梦想和忧虑,其中有些梦想已经变成现实,但忧虑也成谶。我们用近两年的时间,实现了一个华丽的转身。2022年,我们向政府缴纳了5万余元的企业所得税。这个数字不大,但很有意义。扩大一百零一倍的另一个数字,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那时的我们,似乎很隆重地举起一块石头,结果没有哄然一响,而是唏嘘一声——石头砸在自己的脚上。当我们举起改革的大旗时,不明就里的人也跟着疯狂拍手,由于没有加以引导,结果变成一场极不理智的狂欢。这种现象显示出我们先天的薄弱和后天的稚嫩。办一本好看杂志不难,但办一本赚钱的杂志却是难上又难,尤其是在这个微博、iphone满天飞的时代。为了梦想,我们仍是虔诚地接受善意地指导,拒绝盲目地指责。
改革很容易沦为“扯虎皮”、“拉大旗”的嫌疑,也很容易模糊严肃与恶俗的界限,因为改革仅仅靠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足够的智慧。今天,市场的冰凉仍封锁着我们的粮仓,生存的压力仍考量着我们的意志。过去的两年以及未来的三年,许多同我们一样的刊物,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并找寻出路。幸运的是,我们的领导较早地察觉了这个危机。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守梦想。
坚守梦想需要艰苦的付出。作为一本受众窄小的行业纸媒,我们仍希望“贩卖”隽永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和深邃的观点。耕种这片土地的人,必须既懂新闻,又懂行业
做梦想的坚守者-坚守梦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