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议报道标题新写刍议
摘要 会议报道的新写转变了旧写的窠臼,重视“实感”、“形式”、“细节”,具有真情美、动态美、细节美、角度美,同时介绍新写的详细方法。
关键词 会议报道标题新写
AbstractThe new 总体来说,“新写”比“旧写”更加具有亲和力与美的表现力,易为读者认同。下面我们来看新写之特点。
二、新写之四美
[例1] “把两会纪念封带给我的孩子”()
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法官尚秀云购买两会纪念封和纪念邮票给“她亲自判的少年犯”,这则标题正是紧扣这个“情感亮点”,以一句“我的孩子”,把法官妈妈和少年犯之间的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两会信封”成为情感的奇妙载体,点明主题,动人心弦,这就是情感元素的作用。
4
把会议看成“动”的,还是“静”的,直接关乎标题制作的效果。如把会议看成“静”的,标题往往是这样:
[例2](副)某某会议作出决议
(主)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这样写不是不好,但要看报纸的性质。比如党报,当然要庄重、一丝不苟、扎扎实实。但这样的标题有缺点:动感不强。在报道会议时,要敢在“动”字上做文章。
[例3]记者款待会上细述和谐世界 纵论国际热点
这则标题并未简洁写道:某某“发言”、某某“演说”,而是用了“纵论”一词,“动”的境界就全出来了。会议报道标题的写作,更要发扬推敲精神,在动词使用上下功夫,都可以增加标题的艺术神韵。
打个比方,找细节,等于把眼睛变成考古用的探铲,细细敲、挖、探、抠。会议是座富矿,只有从细节入笔,才能掘到丰厚的宝藏。
[例4]政府工作报告改了33处(新华社2021年3月12日)
记者细致到什么程度?把改动处的数字都“发掘”出来了。32处改动,实际上不是小事,由于它反映了政府对关乎民生大计的工作报告的重视程度。
所以,会议报道标题要出彩,第一,往细里“挖”。记者在会议所见所闻,小到一盆花,一张纸,都可以“海纳百川”。其次,找“有意味”的细节。与会议有关的细节许多,但只有其中的一些细节,真正体现了会议的主题,切合了时代的风貌。我们要找的,正是这种有“大意味”、大境界的细节。
4
[例5] “请温爷爷放心,我更有信念和别人比明天”
——北京农夫工子弟眼中的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网2021年3月6日)
这则标题是从孩子嘴里说出来的,非常生动,而且语句也精炼,寥寥一句,把握住了新闻的主旨。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动身,写孩子眼中的政府工作报告,表达农夫工子弟对温总理关爱的感动,让人读来倍感新奇。
会议报道标题写作的角度,如入小角度切入得当,更能贴近读者的内心。
三、新写之五法
副词一般是修饰动词性词语或形容词性词语,多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时间、程度、范围、确定否定或情态、证据。它能使得字句在精简的空间里更加散发出光荣。
[例6]外长动情说幻想[]
“说幻想”只是一个陈述式的动词词组,前面加上“动情”二字,构成副词修饰,一下使得“外
会议报道标题新写刍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