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佛初级中学校级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立项号课题名称提高有理数混合运算正确率的方法负责人敖堃所在单位铁佛初级中学课题组成员吴进执笔人敖堃结题报告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探究性学习分层教学评价学生基础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评价方法不同结题报告摘要内容摘要: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是进行数学研究的关键。结题报告参考模板: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内涵是什么);二、理论依据及意义(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四、研究结果与成效;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提高有理数混合运算正确率的方法结题报告铁佛初级中学敖堃吴进内容摘要: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数学研究的关键。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探究性学习分层教学评价学生基础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评价方法不同研究性学习究性学习的关键。教学以及学生对专题的研究性学习,取得了一些进展: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研究性学习报告. 一、问题提出: 本学期在教有理数运算这一块时, 学生作业正确率达到 70% , 已是挺满意的;正确率要达到 90% 是非常罕见的。学生在作业中计算出错是家常便饭,无论是纯粹的计算题目还是应用数学。出现的错误不外乎这些情况:算错、数字抄错、符号抄错等。计算是每个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许多孩子的计算正确率不够高。通过调查, 我发现许多孩子在计算时、发现他们缺乏基本的计算技巧和计算习惯。看来,能否掌握基本的计算技巧、是否有良好的计算习惯与孩子计算正确率高低有很大的关系。二、研究对象与步骤: 【研究对象】初一年级二班全体学生【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 14年 10月 8日— 20 14年 11月 8 日)思考研究方向,设计研究方案,制定实验计划。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 20 14年 11月 8日— 20 15年 6 月 10日) 以初一年级班学生为研究对象, 在各同学之间通过试验, 分析比较,掌握原始资料;针对试验结果,研究策略,探索如何提高他们的计算技巧、培养他们良好计算习惯;将探索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进行检验,及时修改和完善。及时撰写随笔,发表日志,形成研究体系。第三阶段:( 20 15年 6月 12日— 20 15年 11月 30 日)结题阶段,总结归纳,形成结题报告,申请结题。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现状扫描】现状一:解题过程不规范(解题过程有跳步骤,不按法则去做的现象等) 现状二:计算能力比较欠缺(口算、心算、估算等运算的基本功较差) 现状三:粗心的现象严重学生们在刚开始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时, 我让学生上黑板做练习,我发现学生根本就不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去做,下面也有很多的学生解题过程有跳步骤,不按法则去做的现象等。还有一部分学生计算能力比较欠缺,这可能与小学的基础有关。在后来的练习和考试中,很多的学生出现审题不认真,符号弄错,最后一步负号落掉等粗心的现象。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很低,而且有很多的学生的错误非常离奇,错得让老师感到莫名其妙。教学案例: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初一数学中极为 3 502 15 1 2???÷×() 重要的一个内容,同时也是易出错误的内容。因此,希望同学们给予高度的重视,打好运算的基础。我们先来看一个算式: 此式中显然含有加、减、乘、除、乘方多种混合运算。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我们都知道:加、减为一级运算, 乘除为二级运算, 乘方、开方(初二将学到)为三级运算。先做三级运算,再做二级运算,最后做一级运算。所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应注意如下运算顺序: 1.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 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3. 如果有括号, 就先算小括号里的, 再算中括号里的, 然后算大括号里的。应注意的问题: 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以加减号为界, 把整个式子分成几个部分, 每部分只有二、三级运算,容易计算,先算出代数和,最后再做一级加减法,这样可使复杂的式子变成几个简单的式子的综合,能较好地避免运算顺序不当引起的错误。 2. 对只含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 可以按顺序运算, 也可按运算律简化运算。【典型例题】 1. 计算: (1) ()()() ??? 23 13 12 19 2×÷×(2) ????2 13 4 15 3 5 21 ÷× ()
铁佛初级中学教师校本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