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目录(附报告内)
1、 勘探点「览表
2、 地层统计表
3、 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
4、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
5、 土壤室内试验成果表
6、 岩石天然抗压强度成果表
7、 水质分析报告表
附图目录(附报告内)
1、 度,对地基基础设计的特殊要求等。
(2) 、查明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结构、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
完成勘察实物工作量统计表 表2
项 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工程地质钻探
米/孔
2902. 30/99
标准贯入试验
次
27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米
土样
组
46
颗分4组
岩样
组
22
水样
件
3
波速试验
孔
5
测量放样
点
99
水位测量
孔
99
(四)勘察等级
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拟建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 度等级为二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HGB50021-2001) (2009年版)第3. 条规定,本次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一) 地形、地貌
据区域资料,场地地貌为湘江冲积II级阶地,场地已经进行了平整,钻孔 孔口标高在45. 03〜47. 66m,相对高差约2. 5m左右。
(二) 气象水文
本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和湿润,季节变化明显。冬寒夏热, 四季分明;©,最冷月平均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 °C,极端最低温度-°C,极端最高温度40. 2°Co雨量较充沛,夏季降 水不均,旱涝无定,秋冬雨水明显减少,年最少、最大降雨量分别为1018. 20mm 和 1751. 20mm,平均为 1394. 50mm。
(三)地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
场地附近构造发育强度较弱,基岩为白垩纪东塘组泥质粉砂岩。本次勘察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版)等。
(三)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1、勘察方法
本次勘察主要采用工程地质钻探,现场原位测试,室内岩样、土样试验、 波速试验,水质分析等方法。工程地质钻探采用冲击钻进及回转钻进工艺,采 取岩芯进行野外鉴别、工程地质分层及其岩性描述。原位测试采用标准贯入试 验方法对土层进行现场测试,并分别记录测试数据,测试方法和数量符合规范 要求。原状土样采用薄壁敞口式取样器冲击钻进采取,并立即密封;岩样采用 回转钻进采取,并立即密封,取样质量及数量符合规范要求;选择ZK16、ZK30、 ZK92孔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选取ZK12、ZK33、ZK49、ZK91孔进行了单孔 剪切波速测试。
2、勘察工作布置
本次勘察依照设计方布孔图和建设方提供的座标基准点计算座标,采用全 站仪放样于实地,并实测高程(见附表1),本次测量采用的座标、高程系统为 长沙独立座标系、黄海高程。
本次测量放样引测点由建设方提供,分别为
K02279:X= 102254. 098 Y= 49895. 261 H= 45. 78;
K02283:X= 102387. 635 Y= 49892. 338 H=46. 03。
在整个勘察过程中,得到了建设方、设计方的大力支持,使勘察工作能够
顺利进行。建设方现场见证。本次勘察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2。
失水易干裂,RQD约为50〜80,岩体质量等级为V类。该层连续分布,最大揭 露厚度为16. 20m„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参数选用
(1)杂填土①:褐红色,灰褐色,稍湿,松散,上部主要为混凝土路面及 建筑垃圾,下部主要为粉质粘土及少许砾石,未完成自重固结。根据现场重型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见表3、附表4)。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1) 表3
^计指标
岩土名称
试验数
(次)
统计 试验数
(次)
范围值
(杆长校后)
(击)
平均值
(杆长校后)
u (击)
标准差
O
变异
系数
8
杂填土①
6
6
〜5. 9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④
6
6
〜
(2)淤泥②(Q「):灰黑色,很湿,流塑。根据室内试验结果(见表4、 附表5)。
淤泥②基本性质成果统计表 表4
试验项目
单
位
统
湖南东风路房地产项目勘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