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1
Module und Variations_E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对青年黑格尔派作出了彻底的清算,批判了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并在批判中首次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二、《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开问世
在《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哲学的贫困>》一书中,马克思着重批判了蒲鲁东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方法,进一步阐发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1847年2月在伦敦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纲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
第一,《宣言》贯穿着彻底的唯物主义。
第二, 《宣言》闪耀着历史辩证法的光辉。
第三, 《宣言》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验证和发展
第一节 唯物史观在1849年欧洲革命时期的运用、验证和发展
一、深刻分析社会革命的根源
革命仍然应当到社会经济状况中寻找其发生的根本原因。
革命绝不是少数人煽动的,也不是少数领袖人物偶然的行动和动机的结果。考察革命发生的原因,“不应该从一些领袖的偶然的动机、优点、缺点、错误或变节中寻找,而应该从每个经历了动荡的国家的总的社会状况和生活条件中寻找。”
二、阶级斗争理论的新概括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理论的三条新贡献:
第一,“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第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第三,“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的学说的重大发展
第一,充分估计了革命的作用
第二,尖锐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要求
第三,从无产阶级革命的全过程和总体上作出了不断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相统一的论断
四、对历史主体和历史规律统一性的哲学分析
第二节 唯物史观在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中的运用、验证和发展
一、对资产阶级国家本质的再批判
“资产阶级的一切变革都是使这个机器更加完备,而不是把它毁坏。那些争夺统治权而相继更替的政党,都把这个庞大国家建筑物的夺得是为自己胜利的主要战利品”
二、打破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前提、手段和目的
公社是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伟大成果
以人民武装代替反动军队
以公社的公仆制度代替官僚制度
摧毁精神压迫的工具
致力于无产阶级的经济解放
三、关于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高度,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来分析公社失败。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但是他们创造历史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是不可能预先绝对准确地估计的。因此,历史发展和革命发展的进程当然有它本身的必然性,但是这种必然性又是通过无数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作为历史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并不是不起作用的,然而又是不可能完全预见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资本论》中的运用、验证、和发展
一、《资本论》的创作过程
马克思从1843年起就开始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直到1883年他逝世为止,历史整整40年。《资本论》就是马克思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思想结晶,是他历经艰辛、耗尽心血所获得的巨大科学成果。《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一部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思想的伟大著作,可以说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经典概括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了精辟的概括。并认为唯物史观的这些基本思想是他从研究经济学中得出并一经得出就用于指导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结论。
三、《资本论》在唯物史观发展史上的地位
《资本论》的伟大哲学意义首先就在于:他把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用于一种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应用于一门具体科学,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理论贡献之一,是人类思想史上的最深刻的革命变革。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与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研究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四、《资本论》中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
五、《资本论》中关于历史进程的思想
在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必然会被共产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的基础上,马克思不仅科学地说明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发展是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且还深入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在为创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杨勇飞2
  • 文件大小2.87 MB
  • 时间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