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共享组织
百科名片
知识共享组织在结构上包括两个机构:在美国麻萨诸塞州注册的公益法人知识共享组 织,在英国注册的非营利的有限责任公司知识共享国际。另外,2003年。
2003年1月,在CNBlog网站上出现了介绍CC的文字。该网站开始采用CC协议并在 博客群体中推广该协议。 2003 年 8 月,致力于科学文献开放获取的中文网站“奇迹文库” 创始人季燕江通过“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期刊接触到了 CC协议,并开始与CC网站 所提供的英文版许可协议建立了链接,采用CC协议,同时在其网站上翻译了 CC协议中的 普通文本(COMMON DEED)。
同年 11 月,CNBlog 与 Creative Commons 国际(iCommons)合作推出 Creative Commons China 项目,由 CNBlog 创始人毛向辉担任当时的项目负责人。在这一阶段,当时的项目团 队进行了 , Commons翻译为“创 作共用”。同时,尚未本地化的CC协议版本(英文版本)在这一阶段为一批较早接触该协 议的博客所采用。
二、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与中国大陆版CC协议
2004年春天,在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克曼网络与社会中心网络法诊所计划创始人、CC总 部法律顾问Diane Cabell的组织下,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张金飞与卜元石完成了更新版CC 协议()的文字翻译并根据中国相关的法律对中文版CC协议内容与表达进行了调整。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王春燕应邀对该协议的翻译提供了意 见。
年 9 月,受 Creative Commons 国际 ( 当时称为 International Commons ,简称 iCommons;现改称为Creative Commons International,简称CCi )的委托,王春燕教授参加了 在上海举行的首届 MIT & CORE 开放课件国际会议,并在该会议上介绍了中国著作权制度 及 CC 协议。
年 1 月,Creative Commons 国际(CCi)主任 Christiane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 任命王春燕教授担任Creative Commons China新的项目负责人。随后,王春燕所任职的中国 人民大学法学院与CCi正式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人大法学院成为CC组织在中国大陆的 合作机构。鉴于CC国际合作项目是以司法管辖区而不是以国家为基础设立的,CC本地项 目的官方名称由原先的 Creative Commons China 正式变更为 Creative Commons China Mainland (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也称为CC中国大陆项目)。CC中国大陆项目负责CC 协议的翻译与本地化,以及与本地化协议相关的各项推广工作。
自 2005 年 4 月, CC 中国大陆项目负责人王春燕教授主持了 版 CC 协议的翻译与 本地化工作,该项工作以由张金飞与卜元石完成的 CC 版本中文草案为蓝本开始进行。 时任项目助理的郑毅和辛省志对这项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中国人民大学法
cc知识共享组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