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总黄酮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痛经的研究
摘要:痛经作为妇科的常见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活质量,因此有效缓解及预防痛经的发生是医学界需要解决的问题。现代医学主要应用镇痛药物来解除疼痛,但不良反应较多,而中成分,约占3%。目前已从菟丝子中分离出了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山奈酚、金丝桃苷、异鼠李素等。
①寄主植物的影响:林慧彬教授认为,不同的寄生植物对菟丝子中总黄酮的含量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其中以绿豆、黄芩、大豆等为寄主的菟丝子的黄酮含量较高,以黄芩、蓬子菜、大豆等为寄主的菟丝子的金丝桃苷及槲皮素含量较高,以酸枣、山绿豆等为寄主的菟丝子的山奈酚和异鼠李素含量比较高[4]。可见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中,菟丝子中的各种成分含量比例不同,因此对于各种成分的实验研究方向来说,菟丝子的取材尤为重要。②菟丝子品种的影响:我国山东地区主要有4种菟丝子品种,分别为菟丝子、南方菟丝子、啤酒花菟丝子及金灯藤,其4种菟丝子中均含有黄酮类成分,%~%,以菟丝子中黄酮含量最高,%;啤酒花菟丝子含量最低,%,约为菟丝子的1/2左右[5],且小粒菟丝子中的总黄酮含量要高于大粒菟丝子。 秦晶晶等[6]比较了5种不同的提取方法,结果发现菟丝子总黄酮的获得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回流提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冷浸法。秦晶晶等[7]另一项研究通过Box-Behnken方法优化提取总黄酮工艺实验,获得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70℃提取,提取100 min,料液比为1∶15(g/ml)。
2菟丝子总黄酮的药理作用
菟丝子总黄酮对人体多个系统具有功效且其不仅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补充营养;同时,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够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对生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骨骼、癌细胞等均具有一定的调节功效。
罗克燕等[8]通过研究菟丝子总黄酮对大鼠排卵障碍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有80%的大鼠动情周期恢复,卵巢和子宫指数明显改善,且组织学结果显示次级和成熟卵泡数量增加,说明菟丝子总黄酮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軸,对于排卵障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苗明三等[9]使用脱氢表雄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制造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结果发现菟丝子总黄酮可通过改善大鼠激素分泌、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异常凋亡等来发挥对PCOS大鼠的保护作用。此外,菟丝子总黄酮还具有保护精子的作用。孙晶晶等[10]研究显示,菟丝子总黄酮可抑制氧化应激及下调Fas和Fasl凋亡基因的表达,可有效治疗少弱精子症,提高精子质量、促进睾酮分泌。韩洪军等[11]研究发现,菟丝子总黄酮可提升精子数量与活力,促进睾酮的分泌,增加睾丸重量,促进睾丸的发育和精子的形成。
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退化和功能减退,反馈性的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使内分泌平衡失调,雌激素分泌减少,对认知功能造成一定损害[12]。菟丝子总黄酮能够通过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促使体内雌二醇水平升高。彭申明等[13]研究发现,菟丝子总黄酮能够显著提高痴呆小鼠的雌激素水平,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显著改善小鼠的学忆能力。刘海云等[14]研究发现,菟丝子总黄酮能够提高过氧化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中SOD、GSH-Px等酶的活性,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功能。王晓敏等[15]研究发现,菟丝子总黄酮可能是通过提高C-myc基因的表达,从而起到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一起参与骨的代谢,其中成骨细胞对于骨的形成尤为重要。成骨细胞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参与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许志宇等[16]研究发现,菟丝子总黄酮能够促进大鼠骨损伤的愈合。刘芳[17]研究发现,菟丝子总黄酮能够促进大鼠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提高ALP活性,促进BGP分泌及COL-Ⅰ的合成分泌。
3痛经及菟丝子总黄酮对痛经的疗效
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影响其生活质量。临床治疗痛经多采用温热的补肾阳类药物,痛经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的强烈收缩导致的,使用补肾阳药温补子宫,可使其血液流通顺畅,缓解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菟丝子在祖国医学中被归为补肾阳类的药物,且对于女性生殖系统的药理作用广泛,药用价值大,因此探讨菟丝子总黄酮对痛经的药理作用,可对临床上治疗痛经提供新的观点及理论依据,同时扩大了临床上菟丝子的用药范围。
根据有无盆腔的器质性病变,
菟丝子总黄酮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痛经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