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云南文化标识之布韵流芳.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云南文化标识之布韵流芳一直以来,布艺在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作为金、木、土、石、布“五韵”盛景之一的布韵文化,包括彝族、苗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布依族、傣族、景颇族、纳西族、壮族、基诺族等多民族刺绣以及扎染、蜡染、织锦等布类工艺品。涵盖了织锦、扎染、蜡染、布扎、刺绣等多种类型的以布为主要材质, 或者原料的工艺技术及其生产制作的产品, 在一代一代能工巧匠的传承中绘就了独具魅力的布韵文化。云南有 25 个少数民族,数不清的民族支系相互融合后,形成独特的布艺文化, 而这种文化又通过她们的服饰、刺绣、染织工艺等灵活表现出来,独具特色,有的手工技艺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石林彝族撒尼人的刺绣, 取胜于色彩鲜艳、绣工精美、形态逼真、产品类型多样等。大理白族扎染技术显示出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 1000 多种纹样是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缩影, 折射出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 与各种工艺技术一起构成富有魅力的织染文化。 2006 年, 大理扎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蜡染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代, 艺术成品在整个染织美术界都享有盛名。古时候人们把蜡染称为蜡缬, 简单地说就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 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这就是蜡染。在 2006 年5月 20日, 蜡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 2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傣锦就是傣族人的织锦, 织锦是中最高的丝织物,用彩色的金缕线织成各种花纹的织品,织锦因此而得名。在 2008 年6月7日, 傣族织锦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丰富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底蕴的云岭大地, 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遍地开花, 云南民族手工艺品凝聚着民族文化精髓, 手工艺品不仅在国内销售势头良好, 在国外市场中也独树旗帜, 同时, 云南民族手工艺品也把民族文化推出去,走出国门,惊艳西方客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国内市场上, 由于布艺品轻巧精致、便于携带, 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 加之小手工艺品表现形式多样、价格高低不同, 如围巾、钱包、家居用品等布艺产品,还兼具了实用功能与美观性、纪念意义。在旅游消费市场上是最能够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需要的文化商品, 在同样的市场上, 布艺品被接受、青睐的程度较之其他工艺品更高, 市场适应性也更强。在 2014 年 11月 29 日,世界最大规模的手工艺品展――意大利米兰国际手工艺品销售展上, 来自石林阿着底的刺绣惊艳了西方客商, 这一有着彝族撒尼人血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强大的市场魅力, 斩获 200 多万欧元订单。布韵文化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奇葩, 更是独树一帜的云南

云南文化标识之布韵流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edkcbx064
  • 文件大小101 KB
  • 时间2017-04-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