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热应激对猪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环境温度中的机体对热环境对机体提出的任何要求所作的非特异性
的生理反应的总和。
一、猪热应激发生的原因
猪属恒温动物,因其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不善于通过皮肤浅析热应激对猪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环境温度中的机体对热环境对机体提出的任何要求所作的非特异性
的生理反应的总和。
一、猪热应激发生的原因
猪属恒温动物,因其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不善于通过皮肤蒸发 散热来调节体温,故很不耐热。饲养实践证明,猪的最适温度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初生 仔猪的适宜温度为30°C〜34°C,断奶仔猪为21 °C〜24 °C,生长育肥猪为16〜22 °C,产仔和哺乳 母猪为22 C〜25C。在最适环境温度范围内,猪的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因此猪的体温保 持恒定,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
当环境温度超过最适温度范围,猪的产热大于散热,猪就要通过增加呼吸蒸发和辐射散热, 或通过减少采食量进而减少体热产生来调节体温平衡。通过增加散热和减少产热仍不能维持机 体的体温平衡时,就会引起猪体温升高。处于高温下的猪,如果过多的产热蓄积在体内不能散 出,则易使体温居高不下,导致猪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引起热应激甚至热射病。另外 猪的耐热性与品种和体型大小、体重和经济类型等因素有关。生产中猪群的饲养密度和设备受 限也是使猪造成猪热应激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热应激对猪的影响与危害
对猪行为、生理的影响
处于热应激状况下的猪,饮水量增加,散群横卧,寻找有水低温处翻滚,呼吸和脉搏频率 增加,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由于高度闷热,猪情绪狂燥,可能发生相互咬耳、咬尾情况。 严重时可见到肌肉和尾巴震颤,黏膜发绀,站立困难,呈休克状,如抢救不及时则倒地死亡。 也有看不到这些症状而突然死亡的。
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热应激可使母猪发情不明显,发情时间短,发情周期间隔时间增加而降怔常发情率,对于 后备母猪可导致初情期后延30天以上,对于哺乳母猪则会使泌乳量减少,进而使仔猪抗病力减
弱,死亡率增加。对于公猪则表现为性欲减弱,射精量减少,精子活力降低,如果温度高于
27C
100小时以上或者夏季气温连续在27°C以上波动数天,其精液就失去保存价值。对于生长发育肥 猪,因高热使采食量减少,导致猪的增重降低,生长发育受阻。
对猪繁殖的影响
由于高温使猪采食量降低,采食量降低导致采食的胆固醇和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减少。胆固 醇与性激素的合成有关,由于热应激时皮质醇增加,而耗费了大量的胆固醇,致使只有少量的 胆固醇用来合成性激素。另外,在热应激时,由于脂肪酸摄入少或耗费大,致使前列腺素减少 这些都可导致繁殖障碍。如气温达到32 C时进行配种,大约有20%的猪不孕;高温使配种后8 天内的胚胎存活数显著减少, 20天以内造成着床期胚胎死亡;当母猪怀孕最后2周热应激时导致 胎儿死亡率增加。
对猪导致的应激性疾病
应激因素的强烈刺激可使猪发生应激综合征,如白肌肉(PSE肉)、急性衰竭死亡、条件 性细菌感染等。PSE肉是由于炎热等应激因素引起的一种肉质下降的遗传性疾病,给养猪业造 成极大的危害。条件性细菌感染所谓的条件细菌系在正常健康的情况下,这些细菌与猪共存,
浅析热应激对猪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