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警惕变脸的“以药补医”-以药补医.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警惕变脸的“以药补医”:以药补医
据报道,山东省卫生部门要求降低“用药收入比重”,一些公立医院就提高“设备检查收入比重”,一个心血管病人被放7个支架,血管成了“钢铁长城”。   一个









警惕变脸的“以药补医”:以药补医
据报道,山东省卫生部门要求降低“用药收入比重”,一些公立医院就提高“设备检查收入比重”,一个心血管病人被放7个支架,血管成了“钢铁长城”。   一个病人装7个支架,,这是典型的过度医疗,变脸的“以药补医”。而这种变脸的“以药补医”更值得警惕,因为患者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更高,效果却未必比服药更好,造成了另一种“看病贵”现象。
  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降药占比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长期以来,由于财政补偿不足,公立医院要依靠药品、检查等收入来补足医疗成本,长此以往,形成了被人诟病的“以药补医”机制。
  在这种逐利的机制下,各大公立医院用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一般在40%左右。由此造成了百姓的“看病贵”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呼吁解决的一大突出问题。新医改,决心控制药价,破除“以药补医”弊病,令人没想到的是,高压态势之下,公立医院想出了新的对策:把药品收入减下去,让检查收入升上来。
  从全国来看,这其实已是现在公立医院创收的一大趋势。因为相对于医疗器械来说,药品的管理已越来越严格。公立医院采购的所有药品均由省级招标机构统一招标,取消药品加成制度,逐步实行零差率销售,从价格制定到销售,医院已经没有太大的获益空间。










  医疗器械则不同,国家对其尚没有

警惕变脸的“以药补医”-以药补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档百货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