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案例:
2006年7月8日,双牌县公安局受理泷泊镇双新村四组组长唐某与同组村民郑某、袁某、刘某因分配田地款项一事发生斗殴的治安行政案件。同年8月16日,双牌县公安局将写有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以及所享有权利的行政处罚告知书和拘留10天,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同一天分别送达给了袁某和刘某。8月17日,双牌县公安局将袁某和刘某拘留。袁某和刘某不服,11月7日,袁某和刘某向双牌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碰到下列情形该怎么办?
1、某一药店卖假药,被药监部门处罚5000元,但这药店过缴纳处罚期限后仍然不交,请问药监部门该怎么办?
2、据调查,某贪官收受账款1000余万且有逃跑迹象,请问公安机关该怎么办?
第二节行政强制
一、导入案例
二、行政强制概述
三、行政强制执行
四、行政强制措施
案例1
2006年6月20日,某县卫生局依法对该县若干餐馆进行抽样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甲乡佳佳餐馆餐具未消毒,且有三名从业人员未进行健康检查。于是,县卫生局对该餐馆作出150元的行政处罚,并责令3名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但是,佳佳餐馆在接到处罚通知书的15日内,既没缴纳罚款,也没有申请复议和向法院提起诉讼。
请问:该卫生局该怎么办吗?
一、行政强制概述
(一)行政强制的概念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目的(迫使履行行政罚义务的对象方履行义务或者处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人身健康、安全的需要) ,对相对人的财产、人身及自由等予以强制而采取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行政强制执行和即时强制(行政强制措施)。
(二)行政强制的原则
1、行政强制法定原则
2、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
3、及时、准确、手段正确原则
4、执行标的有限原则
(三)行政强制的分类
(1)按照行政强制的内容,可将行政强制分为对人身的强制措施和对财产的强制措施。
(2)按照行政强制行为的适用目的,行政强制可划分为执行性强制措施和即时性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
义务人不履行行政法义务
出现紧急情况
迫使其履行
直接执行其人身或财产
程序
方式
案例一
案例二
综合案例
行
政
强
制
执
行
行
政
强
制
措
施
代履行或
代执行
执行罚
直接行政
强制执行
代执行程序
执行罚程序
概念
种类
程序
一般程序
别人代其履行
【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
行政强制执行属于行政强制的一种,是指行政机关或者由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组织,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的行为。
1、发生的前提:行政相对人不履行行政法义务;
2、执行的目的和程度:促使行政相对人履行行政义务(达到义务人被履行的同一状态);
3、执行主体:行政机关或者由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由于行政强制执行对公民的权益影响较大,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基本制度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原则,以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为例外。目前,我国法律只授予公安、海关、税务、审计等少数几个行政机关行政强制执行权。也就是说,拥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并不一定拥有行政强制执行权。)
二、行政强制执行
返首
【代履行(代执行)】
【概念】:义务人不履行作为义务时,由他人(行政主体自行或交由他人)代替其履行(排除障碍、强制拆除、恢复原状),并由义务人支付执行费用。
【理解要点】:
1、前提:存在相对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义务的事实,且此种不履行因故意或过失引起。 2、客体的性质:代履行的义务必须是他人可以代为履行的作为义务,并且代履行后能达到与相对人亲自履行义务同一目的的义务;义务不履行将直接影响公共利益; 3、代履行的程度:达到义务人直接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
第六章 具体行政行为 —— 行政强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