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经营单位竞争战略选择
《竞争战略》(1980)、《竞争优势》(1985)和《国家竞争优势》(1989)
根据波特的理论,各种战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三个基点是: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一经营。波特将这些基点称为一般性战略(generic strategies,又称为通用战略)。
波特的战略意味着不同的企业应采取不同的组织安排、控制程序和激励系统。可得到更多资源的大公司一般以成本领先或差异化为基点进行竞争,而小公司则往往以专一化经营为基点进行经营。
第一节成本领先战略
Cost leadership 战略强调以很低的单位成本为价格敏感用户生产标准化的产品。
一、意义
1 有利于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保护自己。
2 对潜在进入者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3 由于在价格方面有较大的浮动余地,有利于企业在强大的买方威胁中保护自己。
4 由于低成本在对付物价上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因而具有防卫供应者危险的能力。
5 低成本状况使企业与替代品竞争时比其他竞争对手处于有利地位。
——在五种竞争力的抗衡中起着对自己的保护作用。
二、实施条件
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市场中有很多对价格敏感的用户;实现产品差别化的可能性很少;购买者不太在意品牌间的差别;存在大量讨价还价的购买者。
三、优缺点
成功的成本领先战略通常应贯穿于整个企业,其实施结果表现为高效率、低管理成本、有限的奖金、制止浪费、严格审查预算需求、大范围的控制、奖励与成本节约挂钩及雇员对成本控制活动的广泛参与。
注意风险
四、可能的误区
1 集中于生产活动,忽视其他活动
2 忽视采购
3 忽视间接的或规模小的活动(如维修)
4 无法利用“联系”
5 不能在相互“对抗”的因素中取舍
6 对差异化形象的损害
第二节差异化战略
Differentiation战略旨在为对价格相对不敏感的用户提供某产业中独特的产品与服务。
不同的战略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差异化。差异化不能保证一定会带来竞争优势,尤其是当标准化产品可以足够地满足用户需求,或竞争者有可能迅速地模仿时。最好能设置防止竞争者迅速模仿的障碍,以保证产品具有长久的独特性。
成功的差异化意味着:更大的产品灵活性、更大的兼容性、更低的成本、更高水平的服务、更少的维护需求、更大的方便性或更多的特性。
决定采取某种差异化战略,必须首先仔细研究购买者的需求和偏好,以便决定将一种或多种差异化特征结合在一个独特的产品中,达到所需要的产品特性。成功的差异化战略能够使企业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其产品,并通过用户高度依赖产品的差异化特征而得到用户的忠诚。
产品的差异化可实现于如下方面:
服务水平,零配件的提供,工艺设计,产品的性能,寿命,能耗及使用等方面。
一、实施条件
对组织工作的要求:
对研究开发和市场营销功能的强有力的协调,以及提供能够吸引科学家和创造性人才的宜人的工作环境。
三、益处及风险
战略管理 7经营单位战略[盈利模式创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