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策略:采购总结评估
采购总结评估可以总结评价整个物资采购过程,用于监控采购业务或部门的正常发展,或者用于诊断短期问题。它包括物资采购的利润贡献、供应商绩效、供应物资质量、供应商管理,以及采购部门服务考核标准——内部顾客满意度、精确的记录、对环境变化的迅速响应、管理费用的减少等。在此,我们仅对供应评估、供应商绩效评价和维护记录进行介绍。
①制定供应评估计划。全面评估订单动作情况是必要的,但每次操作要抓住重点。评估的目的是为认证人员管理供应商提供实际操作表现数据,使得订单操作更加畅通。评估时首先要制定一个评估计划。
②订单部门绩效评估。订单部门绩效评估内容包括供应及时状况、紧急订单的完成情况、组织效率。
③订单角色绩效评估。订单人员的绩效来源于部门绩效的分解,订单人员的能力及责任心决定其绩效的大小,对绩效突出的加薪奖励,对绩效持续末位的要考虑降职降薪。
④供应商供应绩效评估。供应商评价包括质量、成本、供应、服务性等。
⑤建议调整采购分配比例。在一段时间订单运作之后:要进行供应绩效评估,评估的目的是调整采购环境,其内容包括:根据订单表现调整供应商比例、确认并调整战略伙伴群体、调整供应商群体级别、清理供应绩效较差的供应商等。
确定最佳供应商的一个办法,就是在订立合同之后追查供应商的绩效。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管理是采购周期的一个关键环节。买方不应把接收采购项目或选择出供应商作为采购周期的结束,而是有必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以确定改进机会或是发现供应商绩效的不佳方面。
(1)绩效评价的理想结果是供应商绩效得到了改进
如果未进行正式的评价,买方对卖方的长期绩效缺乏深入了解,就不可能发现供应商的努力所带来的绩效的提高。而没有衡量和评价系统,买方在进行未来的采购决策时,就会缺少相应的数据。
(2)评价供应商绩效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评价和反馈的频率
例如,买方应按日、星期,还是季度来接收供应商的质量评价报告呢?虽然大多数公司都意识到出问题就应该立即通知供应商,但在对供应商进行常规或定期的绩效评价的频率这一问题上几乎没有共识。对许多公司而言,这种全面评价一年内可能只有一两次。
在这个阶段,与供应商有关的可能出错和需要考虑的事情有:
①结算担保赔偿和罚款条款。
②结算超出或少于说明书中规定的工作成果。
③编制购货记录和供应商资料。
④记录项目评价等等。
对于超额的工作,事先将其向委托人汇报是很重要的,并且首先需要委托人给予许可。加班必须向采购经理汇报以使采购成本保持明确。此外,还应对随后递交的发票进行适当的管理。对于投资货物、维修活动将在一段时间以后成为必需。到那时,供应商是否能够实现其关于服务、维修和备件供应的诺言将一目了然。
与每个供应商打交道的经验应该被详细记录在案。关注供应商的质量和交货记录,竞争和创新能力,这些记录将影响供应商的评级,因此全面记录供应商实力是十分重要的。汇报这类信息,对于供应商的管理来说,是购买者贡献的附加价值的主要来源。因为这类信息可在随后的采购循环中汇编成“竞标者候选名单”,用于将来的项目和合同。通过这种方法,
采购管理策略:采购总结评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